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中国对原油进口管制不断放开 中小炼厂登上贸易“前台”
2015-11-22 15:47:00
 

  借助国际低油价的有利契机,中国对原油进口的管制正在不断放开,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中小炼油企业登上国际石油贸易的“前台”。

  中国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支陆逊日前在上海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时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拓宽原油进口渠道,向更多原油加工企业开放原油进口权,形成透明公开、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市场。

  近年来,国际石油贸易格局重心东移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和消费国。2014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占全球的16.5%;原油消费量占全球的12.3%。

  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地已经比较多元,中东、非洲、南美、俄罗斯成为主要石油进口地区。但在原油进口贸易主体方面,受管理体制影响,原油贸易进口权和进口原油使用权掌握在少数国有石油企业手中;地方炼油企业的生产原料受到限制,原油获取渠道极为曲折。

  面对国内实际需求以及国际低油价时代到来的契机,今年以来,商务部等部门积极推进石化产业和贸易体制改革,鼓励符合条件的原油加工企业进口和加工原油,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截至目前,已有7家中小企业获得了进口原油使用权,其中6家获得了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

  分析人士认为,长期来看,随着“双权”逐渐放开,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地炼企业获得“通行证”。未来地方炼油企业不仅可以实现“吃得饱”,而且受益于全球原油供过于求的现状,还可以“吃得好”,享受更多选择权和主动权。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董事副总裁张留成认为,当前国际市场上供应客户群不断增加,选择权很大。获得原油进口双权的独立炼油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选择与自身生产装置特点相匹配的油种。另外,在资金方面,这也改变了国内原料先付款后拿货的模式,可以采用国际信用证支付,大幅节省企业的资金成本。

  “长期来看,原油进口‘双权’放开将对国际石油贸易带来深远的影响。”有着丰富国际原油贸易经验的振华石油控股公司总经理原军介绍说,一方面,中国石油进口产品数量和结构将会发生变化,地炼企业会更多进口原油,减少对燃料油、沥青的依赖。另一方面,多元化油种的选择可能使国际原油市场资源流向和价格发生变化,适合地炼设备的原油品种可能随之走俏。比如,今年远东地区部分轻质低硫油种行情表现火爆。

  原军还认为,随着地炼原油进口量不断扩大,相关区域的仓储、管道等配套设施建设需求将不断增长。从长远来看,越来越多地炼企业参与国际原油贸易,为中国原油期货的推出营造了更加市场化的环境。

  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石油市场,中国中小石油企业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原军认为,在国际原油贸易谈判中,中小油企需要不断学习成熟经验,注意防范汇率波动等多方面风险。同时,当前大宗商品金融属性越来越强,中小企业需要提升金融运作能力,做好套期保值。此外,企业之间也要通力合作,避免蜂拥而上,抬升价格。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将推动油气进口需求稳定增长。同时,伴随中国石油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中国参与国际石油贸易的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支陆逊表示,中国将继续扩大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优化能源贸易渠道。2014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0%。预计到2020年,中国原油需求可能达到6亿吨,进口量可能达到4亿吨,对外依存度或上升到67%。(记者 刘雪 吴宇)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