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三同胞马里恐袭中遇害 华人移民曾参选马里议员
2015-11-22 12:36:00
 

  11月20日,马里首都巴马科丽笙酒店发生武装人员大规模劫持人质事件,已造成20余人死亡,其中中国铁建国际集团的三名工作人员不幸遇难。全世界的目光再次集中在这个原本就饱经贫困、内乱和恐怖主义危机的西非国家。

  马里是中国的传统友好国家。中马关系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国加大了对马里的经济援助,中资企业广泛参与马里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维和部队在马里执行维和任务,为维护马里及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而两年前,一位原籍上海的华人于红卫竞选马里议会议员的新闻曾引起关注,她的参选更被非洲媒体视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2013年,马里经过一年多的内乱危机后决定于11月24日举行首次国民议会选举。在那场大选中曾出现一位意想不到的候选人,她就是出生于中国上海的华人于红卫(马里名:阿斯坦·库利巴利)。于红卫被认为是马里首位参政的华人,当地媒体称其象征着该国种族融合,很多选民甚至希望她能带来中国投资。

  马里那次国会选举共有1000多名候选人,角逐147个议席,而于红卫的参选当时被非洲媒体视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乌干达《新视野报》称,在内乱不止的马里,于红卫的参选被认为具有加强马里民族融合的作用。报道称,作为一名华人,这名谦逊和蔼的候选人将成为这个破碎的西非国家种族和谐的典型。时年54岁的于红卫竞选的是马里第五大城市塞古市的议员。《喀麦隆之声》当时援引马里非洲团结正义党原主席凯塔的话称,“在其他国家把外国人赶出去的时候,我们马里欢迎一个融入的成功例子。”

  于红卫在上海出生。上世纪70年代末,她在上海结识了就读于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的马里留学生阿玛杜·库利巴利,两人在1982年结婚,婚后她与丈夫一起来到塞古,从事医疗工作。参选议员时她已经退休,但依然行医,并从事交通运输和房地产业。

  于红卫当时的参选口号是,“帮助塞古没有工作的妇女、儿童和年轻人改善生活”。 她有4个孩子,其长子易卜拉欣称将“毫无保留地”支持母亲涉足政坛。在塞古,许多人受益于与华人的经济合作,大多数人都曾对于红卫表示祝福和认同,认为接纳一位外国血统妇女参选,对马里而言“是一种光荣”。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环球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