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塞尔维亚专家建言16+1合作机制:把握历史机遇
2015-11-22 11:15:56
 

  原标题:塞尔维亚专家建言16+1合作机制:把握历史机遇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赵芃):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将于24至25日于苏州举行,这是自2012年16+1合作机制建立以来,中国首次作为该峰会的东道主举办会议。目前,16+1机制内达成的各项会议成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落实,而作为上届峰会的东道主——塞尔维亚也希望把握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

  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竣工通车已近一年、科斯托拉茨热电站一期脱硫改造等工作接近尾声、二期新建电厂等项目蓄势待发、E763高速公路项目稳步前行……这一系列大项目的落实和推进,使塞尔维亚近年来成为中东欧国家中由中国承建的大项目落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塞尔维亚商会主席顾问约万诺维奇看来,两国丰硕的合作成果,得益于塞尔维亚自身被称为“欧洲十字路口”的重要战略位置、中塞两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当然更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机制支持密不可分。

  约万诺维奇认为,塞尔维亚国家规模较小,资源有限,从各方面与中国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实力如此悬殊的两个国家间,能够达成令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合作项目不容易。而中国-中东欧的16+1合作机制,给了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巴尔干国家和中东欧国家作为共同市场以联合方式与中国展开合作的机会:“目前塞尔维亚吸引外资最多的领域就是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公路、铁路走廊等,中国在这方面兴趣很明确,特别体现在实现匈塞铁路运输走廊贯通等项目上,从而来进一步增进中欧间的贸易联系。塞尔维亚是个小国,很难通过自己单独的力量,寻找与中国之间的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大项目,但如果把塞尔维亚放进巴尔干框架之内,它的作用就能得到更好突显,中塞两国得益于此也能相对容易地找到合作的共同语言。同时,塞尔维亚乐意与东方展开合作,也认为亚洲与西欧的互联互通符合本国的利益,因此,共同的经济利益使(塞中)双方的合作一拍即合。”

  塞尔维亚学者科可德洛维奇则表示,中东欧作为次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但归根结底,每个国家间的发展情况、经济规模其实存在不小的差别。这些国家中,既有位于欧洲中心、人口近4千万的欧盟第六大国波兰,也有像黑山这样位于巴尔干一隅、总共65万人口的“迷你国度”。尽管如此,科可德洛维奇认为,16+1的合作平台多层次、宽领域、包容性强等特点,给了每一个中东欧国家以匹配各自的力量,参与分别或共同合作的良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机制的考虑则很周全,它的合作层次从中央政府层面一直延续到各省市、各地方和各城市,这样一来,让规模不尽相同的中东欧16国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到适合的合作对象和伙伴。”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机制从建立到现在已有3年多的时间,可以说正处在方兴未艾的蓬勃发展期,而其间,“一带一路”重要倡议的出台,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机制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今年6月,科可德洛维奇通过中国政府组织的中东欧国家学者代表团交流项目访问中国,并听取了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详细介绍。他认为,16+1合作能够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这也使中东欧国家,特别是塞尔维亚等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是一个会对接下来数十年的世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宏伟倡议。我认为16+1机制能很好地融进‘一带一路’的倡议框架之内,我注意到,波兰及一些西欧国家都发现了丝绸之路沿线上铁路货运的潜力,这也是我认为非常值得塞尔维亚注意的地方。塞尔维亚正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铁路线段的重修,从贝尔格莱德,经马其顿,最终到希腊达比雷埃夫斯港的公路改造都因此面临着特别好的机遇。”

  2014年在塞尔维亚首都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中,与会各国发布了《贝尔格莱德纲要》,近一年以来,纲要中的各项成果正按部就班地落实。而对于即将在苏州召开的第四次领导人会晤,约万诺维奇和科可德洛维奇表示期待并提出建议。约万诺维奇说:“塞尔维亚理解中国的发展思路,同时也希望通过峰会,使中方更好地把握欧洲在当今充满挑战的时代是如何进行战略定位的。我相信,即将召开的峰会(将提供机会),让各方在共同项目上的想法和思路进一步吻合。”

  学者科可德洛维奇指出:“及时获得对方的信息,对进一步加强16+1机制内各国的合作很重要。在这方面,媒体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我建议中国能够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中东欧地区国家媒体发展的进程中,塞尔维亚目前正在进行的传媒私有化进程为此提供了良机。由媒体营造良好的政治、人文和教育氛围,在某种程度上能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的合作。”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