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专家:中国农村老人面临多重养老困境
2015-11-21 18:38:00
 

专家:中国农村老人面临多重养老困境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张尼)“60岁左右的老年人目前是中国农村的主要劳动力,由于生活负担沉重,这一群体面临多重养老困境,应当建立‘一主多元’农村养老制度,解决农民养老难题。”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专家智库委员会专业主任赵强社21日在北京表示。

  21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中国社会养老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民政部门、养老产业的众多专业人士参会,就“中国式养老”议题展开探讨。

  赵强社在论坛上介绍说,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农村老年人生活存在诸多困境。其中看病、买菜、购买生活用品、料理家务等这些原本普通家庭养老能够承担的事宜,现在都变成农村老人生活中的困难项目,仅依靠家庭养老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今年5月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28.9%的城镇老年人感觉养老目前没有困难,而农村则低于城镇13个百分点。47%的农村老人认为钱不够花,42.3%认为病痛较多,均高于城镇超10个百分点。

  赵强社分析称,传统观念弱化以及家庭责任转移令农村老人生活压力增加,农民工外出打工,转由留守老人负担家庭责任,特别是在照料孙辈上投入大量精力,这令农村老人生活负担加重。

  此外,农村老年人无法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也成为目前的普遍现象。《2014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显示,54.6%的农村老人还在从事职业性劳动。赵强社分析称,农村仍采取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60岁左右的老人仍然是农村生产活动的主要劳动力。由于经营方式固化、农村规模经营水平差,导致农民并未从土地上彻底解放出来。

  另外,由于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等用益物权不能给农民带来收益,农民无财产性收入。土地资源要素不能进行市场配置,因而不能在市场上自由流动,农民以土地作为生活保障的权益不能体现。

  针对农村老年人面临的养老困境,赵强社提出应当发展“一主多元”的养老模式,即在加强家庭养老为主模式的同时,要完善社区养老、制度养老、社会机构养老、医养融合以及土地养老等制度。

  赵强社特别强调,农村社区养老机构建设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必要条件,需要在社区搭建基本公共服务平台。针对尚未建成新型农村社区的地方,应积极探索村级互助幸福院,在这种模式下,老人在村级互助幸福院统一就餐、活动。同时他也强调,因为养老事业是一项“民心工程”,政府不可把养老机构一味交给市场。(完)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