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第五代公厕“第5空间”建设与服务标准发布。公厕增加了自动存取款机及缴费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再生资源智能回收机、无线网络覆盖、电商终端、自动售水机等便民服务基础设施,还配建了环卫工人休息间和淋浴室,专门为“第5空间”保洁人员以及周边环卫工人提供休息的场所。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第5空间”的新鲜出炉,不可避免成为舆论焦点。一方面,公厕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行业标准的变动自然会引起广泛关注;另一方面,在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豪华公厕“第5空间”,难免要接受公众关于公共资源是否被浪费、是否实现优化配置的质疑。
继家庭空间、工作空间、社交空间、虚拟空间之后,“第五空间”作为一种新公共空间,旨在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在满足老百姓如厕需要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更多“附加服务”。老百姓本身也是“第5空间”的受益者,为何还会如此质疑? 说到底,在社会流动迅速、社会成员异质性强的当下,对于同样的公共服务,不同的人们既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需求。
由于公厕数量相对短缺、布局不够合理,导致老百姓如厕需求有时候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满足。在网络覆盖面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格局下,大手笔地投入“第5空间”,自然会引发老百姓“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的惯性联想——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公共服务显然也不能“有钱任性”。
不论是在“第5空间”设置便民服务设施,还是为环卫工人及保洁员提供休息场所,都体现了公共服务便民、利民的价值底色。在公共服务评价标准逐渐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过渡的今天,“第5空间”有助于让老百姓在满足如厕需求的同时,享受更加便利、便捷的公共服务。
“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鼓励公众参与,让献计献策取代抱怨对抗,有利于推动民众与政府在互动中分担责任。”一方面,老百姓要多一些“过程意识”,理解公共服务优化升级的复杂与艰辛;另一方面,公共资源提供者要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充分吸纳公众意见,提高公共服务的社会基础。只有双方形成默契配合的良性互动格局,才能让公共服务更好地惠及老百姓,公厕才会更加实用、更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