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训将自家旧房改建的民居客栈。吴勇兵摄
武陵源天子路新貌。
中新网张家界11月17日电(邓霞 邓道理)“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的旧房子也不可能改出新客栈。”看着自家四层楼的民居客栈,家住张家界市武陵源城区的六旬老人毛训笑着说。
毛训话中的“好政策”是指2013年启动的张家界武陵源城中村改造项目。受惠于该项目,毛训自筹近千万元,将自家旧房改建成拥有50多间客房的民居客栈,并在客栈内建有空中玻璃栈道、观光电梯和露天游泳池,建设规格和品质在武陵源客栈中算得上一流。
被誉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的武陵源以三千奇峰、八百秀水而闻名,每年一次性进山游客量超过300万人次。然而,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会客厅”,城区却杂乱无章,受人诟病。游客对其评价往往都是“一流的景区、三流的城市”。
面对这一亟需改变的状况,2013年初,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借“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东风,从群众利益出发,将“城中村”改造项目作为重点工程启动。该项目分为天子路改扩建、居民房屋改造、小街小巷亮化“三步棋”。城区武陵路南侧、索溪河北岸一带的272户居民房列入改造项目,居民可对房屋进行整体改造,并可经营旅游餐饮、旅游客栈、旅游购物店或酒店;政府投入6000万元完善天子路改扩建和小街小巷改造,并为改造户提供统一设计、资金筹措等延伸服务。
投资800万元的天子路改扩建工程完工后,道路两旁的房产骤然升值。“门面租金涨了三倍,年租金达80多万元,一年多就收回了成本。”住在天子路旁的吴远驰是城中村项目中进行房屋改造的第一人,他通过银行贷款了100多万将旧房翻修,刚一完工就有商家找上门来租门面。
吴远驰的成功,让其余居民看到了“钱途”,纷纷将房屋翻修改造,不少民间投资者也把资金投入到该项目建设中,掀起了一股旅游客栈、美食店、民俗体验馆等旅游新业态的投资热潮。数据显示,目前,该项目涉及的272户居民已有236户申请了房屋改造,其中主体建筑已经完工的有152户,占总申请户的64.5%。
“城区环境变美了,居民收入增加了,旅游形象也提高了。”经营客栈的吴小初告诉记者,“城中村”面貌焕然一新后,他家重新装修的客房从以前的30元一晚涨到了300多一晚,还常常客满。
武陵源城中村如今已华丽蜕变。一条条街巷井然有序、一栋栋民居错落别致、一块块招牌古色古香……漫步天子街和武陵路,尽是万家灯火,两旁整齐的土家特色建筑清新别致;闲步小街小巷,特色客栈、茶室酒吧、特产店铺生意兴隆、游客如梭。
“城中村改造,改出了城市新环境,改出了发展新活力。”武陵源区委书记朱用文认为,该项目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坚持让利于民,让群众成为城中村改造的最大受益者,充分享受人居城市的发展成果。
目前,武陵源城中村改造成功模式现已在该区不断复制。天子山镇、森林公园周边等许多民居正在加紧进行“穿衣戴帽”改造,政府只负责基础设施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