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在江苏周庄举办的一场古乐雅集上,失传千年的中国最古老乐器合奏形式“琴瑟和鸣”重现,“琴”“瑟”共振共鸣,再现了余音绕梁的神奇。 盛艳娇 摄
中新网昆山11月14日电 (黄莹)一曲古朴大气的《关山月》再现了“琴瑟和鸣”余音绕梁的神奇。14日,在江苏周庄举办的一场古乐雅集上,失传千年的中国最古老乐器合奏形式“琴瑟和鸣”重现,“琴”“瑟”共振共鸣,融成一把琴音在空气中回荡。
这两个仿古乐器由擅长仿古青铜器技艺的工艺大师金海鸥特制,这也是其继成功制成我国第一套仿古双音编钟、首套玉磬、唐代方响、世界最大的能演奏的“中国锣”等后,历时五年钻研试制而成的古弦乐器。
“瑟”的演奏者,中央音乐学院陈楚富回忆,“这瑟古朴无华,但第一次弹奏就征服了自己,声音传播得清晰而悠远”。据介绍,这把长1米54,宽10公分的瑟,形制、定弦均按照出土文物复原,弦取丝和金属的结合,既保留韵又实现亮度,加上双层音箱结构,声色比古筝更厚重空灵。而长1米2,宽25公分的特制古琴,也因内部结构的特殊调整,让看似普通的古琴弹拨效果不同凡响。
金海鸥1962年进入苏州乐器厂,一次陕西考察出土的一套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一钟两音,令其深受震撼,也开启了他仿古乐器制作的漫漫长路。他说,现在的古乐器制作大多能做出形,却发不了声,高音闷,低音散,演奏还要配个麦克风,一点也不悦耳,或是将西洋乐器拉进来凑音,把中国古乐浑厚圆润的声音特质全破坏了。古乐的声音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声音,沁人心脾,洗涤心灵,正如武侠小说中所提到的“疏通经脉”之效,这才是真正的来自东方的声音。
雅集上,《平沙落雁》的隽永清新、《兰陵王》的荡气回肠、《高山流水》的欢畅悠扬、《枉凝眉》的如泣如诉……,听众中有人潸然泪下,有人沉醉其中,表情随曲万千变换,在乐声中完成了一场时空的穿越。而一切的吟猱顿挫,曲折虚实,均凝于琴瑟之上的一翻指下功夫。
金海鸥认为,古语有云“礼乐兴邦”。抚琴能退敌,亦能治病,对于老祖宗留下的这份宝贵财富,要继承发扬光大。应加强对古乐器制作工艺的保护,做好诗书礼乐传统文化的普及,加强创作,激活传统礼乐的生命力,并通过乐德乐语乐舞陶冶人们情操,提升道德修养。目前他正加紧制作,并与音乐人们合作,希望重现中国古时的“八音(钟、磬、琴、箫、笙、埙、鼓、柷)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