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百篇国际论文被撤说明了什么?
2015-11-13 17:36:07
 

  国际科技论文被视为一国科研实力的象征。然而,今年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社撤销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8月,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撤回旗下10本学术期刊上发表的64篇论文,绝大部分来自中国。10月,拥有《柳叶刀》《细胞》等知名学术期刊的出版巨头爱思唯尔撤销旗下5种杂志中的9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11月13日《北京晨报》)

  能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这是很多学者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能在《柳叶刀》这样的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不仅仅是彰显了个人的学术研究能力,更是为以后评职称、晋级增加了一个很大的砝码,所以学术圈的人看重在这些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分量,是正常的,但是重视归重视,如果为了实现发稿的目的,采取一些不正常、不道德的手段,就背离了最基础的学术道德底线,断送自己的学术研究前途。

  这么多中国论文被撤,而且大多是来自中国,绝对不是偶然,随着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被撤论文作者单位进行的调查,一条让人震惊的代写、代投、伪造同行评审国际论文“一条龙”服务的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代发论文竟然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既可笑又痛心。

  为什么如此完备的论文造假产业链会出现在中国,我们说所有的“市场机会”都是因为有需求,正是因为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才会有代写、代投、伪造同行评审国际论文“一条龙”服务,而国内对于国际科技论文的需求就来自庞大的科研评价体制对国际科技论文的崇拜乃至迷信。

  在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指标内,从省级刊物一直到国家级、国际级刊物,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很多科研人员为了能够在职称晋级中获得更高的分数,往往是先把自己的主业——教学、试验活动等放在一边,专心“炮制”符合国际或者国家级标准的学术论文,而这个过程有时候不仅仅是精力和金钱的耗费,更多的是一种劳人累心的过程,往往是论文发表了,但是对其真正学术素养的提升并没有多少帮助,甚至有些人为了图省事,干脆就找一些能够代写、代投的中介公司,交上一笔钱等结果。

  除了当前的科研评价体制问题,学术论文造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个完备的且落实到位的责任追究制度,论文造假被发现后,顶多是单位内部给个不痛不痒的处分,甚至是象征性的批评了事,因为造假不用承担严重后果,所以才会放心大胆,其实道理非常简单。而在美国等知名大学里,学术造假基本就等于断送了这个人的职业生涯,是要被开除教职的,所以当前加强当事人的学术职业素养教育,让企图造假的人明确造假后果,也是非常必须的。

  此外,对于打着第三方旗号做“科技论文服务”的骗子公司,也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对于不法行为,要严厉打击,特别是在网络上大肆招摇撞骗招揽客户的少数所谓的“语言公司”,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其服务项目内容的审核,防止他们“挂羊头卖狗肉”。

  百篇国际论文被撤,丢的不仅仅是学术圈的颜面,更是一个国家对科学以及学术的态度,相关部门必须要在“端正学风”的大原则下,针对国际科技论文作假,出台一些治理措施。(王仪之)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国际在线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