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这种说法倒也不能算错,每个初到台湾的旅行者,都会有感于普通台湾人的热心帮助,服务业者的耐心热情,以及所有台湾人身上那种彬彬有礼的气质。但很快就会发现,台湾人和其他地方的人相比,并没有多少人格上的不同,台湾人也会因为受教育水平的不同,体现出不同的素质水准,台湾人并不是谁都那么热情好客、乐于助人,“最美风景”的神话并不真实。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台湾人并非天性就比别人更善良,我们为何会明显地感觉到台湾社会普遍性的温和与礼貌呢?在我看来,这个答案是法治化的社会规范以及台湾社会逐渐形成的对社会规范的尊重。台湾朋友告诉我,如果将时间退回30年,台北的大街上也都是今天几乎已经看不到的垃圾,街头巷尾也经常听到今天已经几乎听不到的污言秽语,但是,台湾社会逐渐构建起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应当有组织、有规范地去营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于是,对破坏卫生行为的严格处罚以及对家庭垃圾分类的补贴出现了,对恶毒辱骂的法律限制出台了……人们通过种种制度化的社会规范,让社会得到了改善。而每一个生活在改善后的社会里的人,因为感知到这种改善带来的好处,也会主动加入向善的队伍中来,开始对身边的人、事、物温柔以待,变得礼貌和热情起来。是制度让普通台湾人变得更文明,而不是什么道德神话在起作用。其实,直到今天,台湾社会也没有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远非不少人想象的那么完美,但只要这种制度意识还在,一切就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好。
而我们常有的负面想象,比如“台湾人每天都在争斗,台湾很混乱”——媒体上的台湾民意代表在正式场合打架、社会团体公开“互呛”,各种宗教竞相传道,这些也在我真正了解台湾后不攻自破。我们极为重视的“稳定”,在台湾似乎难觅踪迹。但是,当我生活在这个社会时,我却完全感受不到想象中的混乱,我反而能看到社会中种种思想与力量的活跃与碰撞,平静稳定的日常生活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而在许多台湾人眼里,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同社会力量的碰撞,他们的生活才能变得更加稳定、更加美好。
一个社会里必然有种种不同诉求,而不同的社会力量就代表着这些不同的诉求,台湾社会作为一个准发达社会,全民共有的发展诉求并不显得那么重要,相比之下,各个群体的差异化诉求更为显著,于是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力量之间的沟通和竞争。也正是因为有了法制框架下的沟通和竞争,台湾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协调社会利益的分配,防止发生更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看到的表面上的“混乱”,其实是为了避免更多更严重的分歧。这些参与社会活动的力量,绝大多数都不会去干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将自身诉求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我甚至曾经看到一街之隔,一侧发生着抗议,另一侧的商街依然生意兴隆。
那些将台湾比作天堂或贬作地狱的说法,终究只是幻象。在台湾待得久了,就会发现,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也是和我们一样生活着、奋斗着的普通人,而这个社会也一样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机遇和挑战。对同属一个中国的我们而言,台湾社会为我们揭示的,是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性。(台湾大学硕士研究生 杨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