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清代伊桑阿墓华表修复后重立 曾被盗毁断成三截
2015-11-12 16:21:00
 

断裂的华表柱被粘接起来,但伤疤犹在

两年前华表被拽倒断成三截,如今已被修复

  摄/记者 崔毅飞

  法制晚报讯(新闻观察员 马志璞 记者 崔毅飞)伊桑阿墓是保存相对完好、规模较大的清代大臣墓,同时也是市级保护文物。但2013年初这里的一座华表遭“破坏性偷盗”,断成三截。近日古墓启动大修,断裂的华表柱被重新竖立,被盗毁的蹲兽、莲盘、云板都一一由仿品替代。

  伊桑阿墓位于房山区韩村河镇皇后台村。古墓的三合土宝顶虽然在文革时期被毁,但伊桑阿墓仍是我国保存相对完好的清代大臣墓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起,盗墓团伙就成了这里的“常客”。

  2001年,“伊桑阿墓石刻”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盗墓活动却并未停止。2013年初,一伙盗墓人在夜色的掩护下,潜入墓地偷盗华表顶端的莲盘,他们用绳索将华表拽倒,导致华表柱断成三截,雕工精美的云板被摔得粉碎。本报曾予以曝光。市文物局表示,将尽力完善保护措施。

  近日,古墓开始了大修,相关部门组织工人对7000平方米的墓地进行平整、修建围墙。对墓碑、华表、石狮、牌坊等文物,也进行修复和保护。断开的华表柱,被粘接起来重新竖立,但断口处的伤疤却难以消除,被盗毁的蹲兽、莲盘、云板都一一用新造的仿品替代,呈现出新旧搭配的风貌。

  据当地村民讲述,过去时常有团伙,夜里开面包车来盗墓。四座华表上原各有一尊蹲兽,其中三尊被盗,另外一尊被文物部门收了起来。

  据记者了解,伊桑阿墓大修已基本完工,将作为遗址公园,供游客免费参观。

  伊桑阿(1638~1703年),满族正黄旗人,清初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伊桑阿墓是保存相对完好、规模较大的清代大臣墓,对研究清史、清代官员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法制晚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