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俄罗斯总统普京
俄罗斯客机在埃及西奈半岛坠毁,这起不同寻常空难背后的政治角力给错综复杂的中东局势增添了新变数。
坠机发生逾10天,原因仍待确定。从大国博弈的角度如何看美俄立场?空难会对俄总统普京的叙利亚政策产生什么影响?普京下一步会怎么走?新华国际客户端为您解读。
【各执一词】
10月31日,当这架俄罗斯客机刚刚爬升至9000米巡航高度时,突然急剧下降,坠毁在埃及西奈半岛,机上224人全部遇难,其中多数为俄罗斯公民。
“伊斯兰国”西奈半岛分支随后声称对空难负责。空难发生时,俄罗斯正对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展开大规模空袭,所以一些人就把二者联系起来,有了“炸弹说”的揣测。有观点认为,安全状况不佳的西奈半岛,给了“伊斯兰国”报复俄罗斯提供了机会。
空难发生后,西方和俄罗斯对空难调查的态度有所不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试图为事件定性,频繁晒情报指客机坠毁极可能是极端组织在机上放置炸弹造成。而主导空难调查的埃及,以及当事方俄罗斯则强调空难原因尚不明确。
俄总统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此前特别强调:空难与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是“两码事”,不应对失事原因进行无端猜测。
【美俄博弈】
从大国博弈角度看,在俄罗斯大举介入叙利亚危机,与美国争夺叙利亚局势主导权的背景下,对这起空难的两种态度各有考虑。
分析人士认为,西方国家定性空难倾向“恐袭说”,希望藉此给俄罗斯制造恐慌气氛,利用民意给普京的叙利亚反恐政策施压,进而限牵制俄罗斯在叙利亚介入的力度。
俄罗斯方面则不愿将空难与“伊斯兰国”相联系。在俄罗斯看来,西方国家大肆宣扬空难“炸弹说”,也是其对俄舆论战的一种。
埃及采取了与俄方相似的口径。埃及担心空难损害埃及国际形象,给旅游业蒙上阴影。针对“伊斯兰国”西奈半岛分支宣称制造了这起空难,埃及总统塞西回应说,“伊斯兰国”“无中生有”的做法是在给自己做宣传。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普京6日召集强力部门官员召开联邦安全会议,随后便宣布暂停往来埃及的所有俄航班,并表示将撤回当地近8万名俄游客。
联邦安全会议是俄罗斯最高安全决策机构,有观点认为,在这次会议上,俄罗斯高层很可能已经对空难的性质形成内部共识,从而做出从埃及撤回游客的决定。而至于下一步策略,俄方或许已经有所准备。
【下步咋走】
眼下,俄官方依旧没有就客机失事原因明确表态。俄罗斯媒体11日援引俄总统办公厅主任谢尔盖·伊万诺夫的话报道,只是俄客机埃及空难原因的多种可能性之一,现在就确定是还为时过早。
俄总理梅德韦杰夫9日在回答记者关于从埃及撤离俄游客的问题时表示,政府适时作出这一决定是考虑到空难原因仍在调查中,恐袭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如果空难原因确定为恐袭,俄罗斯或可能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引发民众恐慌情绪,或令普京的叙利亚政策承受压力;二是以此次坠机为例,极端组织可能对俄发动类似袭击。如何应对这两大挑战,决定了俄罗斯能否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占据上风。当然,这种情形现在还只是一种假设。
此前,俄突然对叙极端组织发动空袭的行动让美国措手不及,同时让俄罗斯在叙利亚危机中占得了主动权。若空难确因恐袭所致,如果普京为了安抚恐慌情绪,保守地减小叙利亚危机干预力度,将丧失得来不易的优势。
不过,有观点认为,以普京高达89.9%的支持率,他可用的策略有很多,并不需要为了安抚民众而在海外收缩战线。
普京支持率最新一轮的高涨正是始于去年3月,西方启动对俄制裁之时。外部威胁越大,民众越信任普京,因此普京并不需要担心自己的支持率。10月以来,俄罗斯反恐成效显著,安全部门接连挫败,这更是给了国内民众信心和安全感。
专家认为,普京是个性鲜明的强势领导人,依他的个性,无论空难原因如何定性,俄罗斯不仅不会收缩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反而可能进一步扩大部署,增大在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的力度,直至取得阶段性成效。(记者刘怡然,编辑王申,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