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 李晓喻)受世界经济低迷拖累,2015年中国外贸持续承压,“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力度料将进一步加大。
中国海关总署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中国进出口总值近2.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下降(同比,下同)9%;其中出口约1.2万亿元,下降3.6%,降幅较9月扩大2.5个百分点,打破了三季度降幅逐月收窄的向好态势。
10月出口重现疲态,与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低迷,主要贸易伙伴需求不振直接相关。
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因素影响,2015年世界经济面临6年以来最为严峻复杂的形势。今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连续四次下调了世界经济增速预期,最新预测值仅为3.1%,系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达到最高峰以来最低。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主要发达经济体和部分新兴经济体复苏基础尚不稳固,影响其从中国进口;欧美消费市场年末节日需求暂告一段落,也致使部分商品出口明显回落。
“现在公司出口最大难题就是世界经济不景气,海外市场需求不足。”格兰仕集团公司海外市场总监刘清宇坦言。
不过进口初显暖意。10月当月进口约8831亿元,下降16%,降幅较9月收窄。
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朱振鑫认为,这表明此前官方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效果正在显现,内需有所回暖,但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的长期趋势并未改变。
鉴于世界经济复苏仍然乏力,未来几个月中国外贸形势料将继续承压。
从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以及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下滑来看,外需仍在低位徘徊,出口形势难以很快改善。
连平分析称,尽管11月以来美国经济不断释放出积极信号,欧元区经济也在缓慢向好,但传导到中国出口仍需时日。加之去年四季度出口基数较高,“预计短期内出口增长仍显乏力,继续温和下行可能性较大”。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看来,2015年中国外贸增长“转正”已“基本无望”,只能寄希望于缩小降幅。
为抵御外贸“寒冬”,中国官方已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清理整顿进出口环节收费,加快出口退税等,以减轻企业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贸易低迷正在成为全球的“新常态”。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15年全球贸易增速将仅为2.8%,低于同期全球经济增速。这意味着外贸轻松赚钱的“黄金时代”已成为历史,需着力寻找新增长点,催生新的需求。
“现在全球贸易环境正在恶化”,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指出,今后中国要重构贸易新格局,需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2015年中国围绕这两件事已取得不少进展。“一带一路”建设已进入务实合作期,对中国外贸的提振作用已初步显现。据官方数据,前三季度中国对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均保持良好增势。
自贸区网络也在加速构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呈融冰复苏之势,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区升级谈判亦在积极推进中。
“构建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体系,不仅有利于中国外贸,也将为各方带来发展机遇。”张燕生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