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洪湖十年治理显成效 折射中国湿地保护进程
2015-11-09 17:07:21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朱宛玲):“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这首中国民众耳熟能详的歌曲描写了中国第七大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洪湖的美丽景色与丰富物产。这样的景象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过度开发而消失,又随着洪湖抢救工作的进展而逐渐恢复。

  中国的湿地总面积为5360.26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洪湖的变化,也折射了中国湿地保护所经历的曲折与进步。

  58岁的张圣元在洪湖边生活了一辈子。歌里头所描述的风光,他亲眼见过,“(那时候)洪湖的水啊,比桶装水瓶装水都要好,水清甜清甜的。 那时候洪湖的鱼好多好多,还有优质的鱼,现在已经灭绝到看不到的鱼。”

  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洪湖。上世纪80年代开始,洪湖开始发展水产养殖,一些农民见水产品收入高,纷纷弃农从渔。养殖面积过度发展和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让洪湖产生了变化。这些歌里没唱到的变化,张圣元也见过,“我们几乎把湖里搞得一干二净。鱼搞缺了,鸟也搞光了。我们渔民看湖里植被还蛮茂盛,植被还没破坏,就你围2000亩,他围500亩,在里面喂螃蟹,收入是相当可观。最后搞得里面的草全部被夹光了,又往里面下药,导致洪湖的水质闻起来很丑很臭,臭不可闻。整个洪湖都没有草。下的肥料好厚。那时候周围渔民都生病,得结石病的最多。”

  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底,洪湖养殖面积达到了37.7万亩,占整个水域面积的70%以上。过度养殖让洪湖水质急剧下降到四至劣五类,水禽和天然鱼类急剧减少,水生植物几乎绝迹。面对这样的情况,2005年起,湖北省开始对洪湖展开抢救性保护。拆除过多围网,安置拆围渔民,理顺管理体制,开展生态示范……经过十年的努力,洪湖的水质有所恢复。洪湖湿地管理局局长朱俊华介绍说:“第一个提升水质的办法是封闭管理,分级进行管理。核心区绝对禁止相关人员进入,缓冲区稍微放宽一点,实验区经过批准可以进行天然捕捞。通过这样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水质的污染。第二我们恢复湿地地面积,拆除过多围网,减少了人工养殖对水体的影响。第三我们开展全流域治理,组织全流域政府与相关部门成立流域管理委员会,通过这个协调上下游,减少污染排放。另外加强水体监测,结合环保部门每年年度监测计划,给洪湖水质科学评价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最后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水质在抢救性保护之前,已经是劣V类和IV类水质,现在通过十年的努力,已经恢复到III类和II类,核心区是II类。”

  现在的洪湖,水面开阔,不时有小船来往;时值深秋,仍可见大片荷叶、芦苇等水面植物;水并不是清澈见底,但已没了异味,水下植。水质的改善、生态的恢复,也让仍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获得了比过去更高的经济效益。2005年拆围时,政府给保留下来的2000多户专业渔民每户分配了20亩水域,统一规划好养殖区。洪湖市滨湖办事处文泉村渔民王云连就是其中一户。他发现,这20亩水面的经济效益,比过去100亩水面还高。

  王:那时候没草,养不了大闸蟹。生态修复之后养大闸蟹,套养鳜鱼。像去年情况好,鱼的话最少可以搞3万块钱,好的搞6、7万块钱。相比以前百亩田,养的全是花白鲢,不值钱。那时白鲢1公斤1块2、3一斤,花鲢2块4、5一斤,,但螃蟹最低也就二、三十块钱,三、四十块钱,甚至上百一斤的也有。

  记者:就是说植被恢复起来之后才有养大闸蟹的可能?

  王:对对对,修复后(的环境)适应特色养殖。

  相较过去粗放的开发模式,现在洪湖开发更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蓝田生态园位于洪湖的西北部,是一家初具规模的生态旅游区。生态园结合洪湖最具特点的荷花,引进不同荷花品种供游人观赏,同时挖掘洪湖渔鼓等当地曲艺形式,聘请周边村民进行民俗表演,既把文化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又为当地村民增收提供了机会。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了半年。平常在家里种地养鱼,抽点时间在这里表演节目。一个月两千多块钱吧,增加点额外收入。”

  洪湖湿地管理局局长朱俊华表示,对洪湖的利用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寻求科学保护下的有序开发,“保护与利用是让人关注的话题,对我们来说,首先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对于洪湖来说,如果以破坏保护来进行开放,这个绝对不能做。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规划。第三要保证开发有利于保护区的建设,有利于生态的保护。比如蓝田生态园的开发,虽然有开发的功能在里面,但我们在做的过程中,要利用好这个平台,让他为生态保护凝聚人气,提高意识,做到科学保护下的有序开发。”

  过去的十年,洪湖的水质与生态逐步得以恢复,而对未来十年洪湖的样子,洪湖管理者们已经有了规划。朱俊华介绍说,“第一个,就是现有面积不缩小,第二水质标准全部达到地表水II类以上,少数地方要达到I类;第三个就是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与质量要提高,使洪湖变成野生动植物的天堂,第四就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让人的活动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我想通过十年的努力应该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在洪湖边长大的张圣元现在是洪湖湿地的一名巡护员,每天的工作包括划着小船在湖面巡逻,观测水鸟的生息状态,搜索有无可疑的偷猎者。他打算把这份工作干下去,直到洪湖恢复昔日风采:“现在只要洪湖水变好了,我的儿子、孙子就幸福了。苦就苦我这代,是我们把洪湖搞坏了。还要任重道远,还要漫长漫长的时间(才能让洪湖恢复)。”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