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奇茹)中关村管委会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到9月,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25205.6亿元,同比增长12.5%;预计2015年全年收入超过4万亿元,增长15%左右。中关村凭借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几天前,一份名叫“2015德勤—中关村高科技高成长20强”评选榜单在京发布。这个榜单主要依据企业过去三年的收入增长率,在近万家企业中进行筛选。从入选企业来看,主要集中在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位列榜首的北京亿心宜行汽车技术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凭借互联网代驾业务起家的“e代驾”品牌,三年平均收入增长超出40倍,平均增长率达4332%。而分列第二和第三位的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志能祥赢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三年平均收入增长也分别达到20倍和10倍。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中关村维持“逆势”较快增长的秘诀之一。1到9月,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卫星应用产业、生物和健康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轨道交通这六大优势产业,以及包括集成电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产业、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内的四大潜力产业集群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实现总收入18355.4亿元,占示范区总量的72.8%,同比增长8.9%。
总收入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大半,随即也带来了经济增长、效益质量的显著提升。前9月,中关村亿元增加值需从业人员405人,较上年减少45人,人员消耗下降10%,是全市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三。效率提升的同时,利润也相应增长。前9月,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2010.4亿元,同比增长14.9%。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中关村的涌动愈发热烈。1到9月,示范区新创办科技型企业18399家,同比增长25%。以《福布斯》评选的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为例,中关村示范区上榜9人,占北京市的70%,占榜单约三分之一。
围绕“创客”需求的服务业也在快速成长。自中关村创业大街开街以来,日均孵化创业企业达1.6家,平均每天有一家企业获得融资,平均每家企业融资500万元。10月11日,随着全新的“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发布,一条“升级版创业大街”的规划浮出水面,中关村创新创业资源高度密集区进一步扩容,约有36座写字楼、68.5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将根据既有产业禀赋转向服务创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