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中东欧是中国通往欧洲的桥头堡”
2015-11-01 04:23:00
 

  原标题:“中东欧是中国通往欧洲的桥头堡”

  10月28日至30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与中东欧青年政治家论坛在北京召开。活动期间,来自中东欧国家的青年政治家们深入中国农村,还参观了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与创新产业。作为中国与中东欧16国合作框架的一部分,各国青年政治家们会聚一堂讨论了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中东欧国家参与“一带一路”的可行性,并为“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

  罗马尼亚副议长奥古斯丁·米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罗马尼亚从一开始就支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而且罗马尼亚以及中东欧国家可以成为中国通往西欧的桥头堡。”“就在下个月,罗马尼亚将与中国签署32个合作备忘录,合作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旅游等。我本人回国之后也将向议员们介绍中国,介绍中国的发展成果,让更多的罗马尼亚青年政治家了解中国,促进我们两国的合作。”

  波兰最高理事会成员米哈乌·路德维科夫斯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欧洲作为一个统一体,不应该只发展与美国的关系,而应该更多关注东方的朋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增加了人员的往来,还加强了贸易的往来。他说,波兰的食品、家具生产、中高档奢侈品、游艇制造等行业非常发达,而中国在高铁、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高科技领域则有自身的优势。“其实从交通时间上来说,波兰是中国的近邻而非远朋,只要我们实现更深层次的互联互通,我们两国完全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阿尔巴尼亚争取一体化社会运动党国际书记拉尔夫·乔恩则对记者说,中国与中东欧16+1合作框架协议、“一带一路”以及去年签署的中国与欧盟共同开发第三国市场的协议将给阿尔巴尼亚带来实惠,阿尔巴尼亚在欧洲交通中位置非常重要,能成为中国公司进入欧洲的“枢纽”。“阿尔巴尼亚是欧洲最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而中国则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

  就在采访时,他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刚刚得到的消息,两家中国公司对阿尔巴尼亚“蓝色走廊”公路的建设抱有浓厚兴趣,阿尔巴尼亚欢迎中国公司来阿投资建设。另外,青年人的交流对两国关系也很必要,阿尔巴尼亚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在学习中文,他也准备让7岁的女儿学习中文。应该多举办像本届论坛一样的活动让年轻人交流,因为与中国合作才是未来的趋势。

  在本次参加论坛的青年政治家中,有一位来自保加利亚的小伙子,他叫尼科来·马林诺夫。这位正在中国学习的小伙子在参观中关村创业大街时,惊叹于中国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和社会对创新的巨大热情,认为这种模式值得借鉴,而高科技产业正是中东欧国家,包括保加利亚所需要的。在被问到为何选择来到中国学习时,他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是最吸引我的。”

  (本报北京10月31日电 本报记者 李曾骙)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光明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