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当不满20岁的林超伦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之一进入位于北京的对外经贸大学学习英语时,他几乎只能说几个单词。
34年之后的2011年6月11日,说一口纯正英腔的他作为英国外交部首席汉语翻译,在伊丽莎白二世女王85岁的生日庆典上,荣获女王办法的大英帝国OBE勋章。
大英帝国勋章由英王乔治五世于1917年6月4日所创立。勋章分民事和军事两类,共设5种级别,分别为爵级大十字勋章(Knight/Dame Grand Cross,男女皆简称“GBE”)、爵级司令勋章(Knight/Dame Commander,男性简称“KBE”,女性简称“DBE”)、司令勋章 (Commander,简称“CBE”)、官佐勋章(Officer,简称“OBE”)、员佐勋章 (Member,简称“MBE”)。获勋的人选往往是由英国政府以及一些英联邦王国政府提出,获勋人士来自的阶层十分广泛。
根据维基百科网站统计,总计有包括金庸、曾荫权、李嘉诚、邵逸夫、范徐丽泰、成龙在内的超过100名各界华人获得过大英帝国勋章。其中有27人获得OBE勋章。不过其中大陆人寥寥无几。
英语第一课:“毛主席万岁”
今年53岁的林超伦出生在福建莆田,他是在大约40年前进入中学时开始学习英语的。
时至今日,他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在文革时期所学的第一篇英文课文,叫做“Long Live Chairman Mao (毛主席万岁)”。
“第二篇更难忘,叫做‘A Long Long Life to Chairman Mao(毛主席万万岁)’。”
林超伦回忆说那个时候一个星期只有两个钟头的英文课,“真是太少了”!因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中,教育几乎是完全停滞的。
就在那样的状态下,直到1977年进入大学专修英国文学时,林超伦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强过他人的英语天赋。
在对外经贸,75名学生根据入学时英语水平被分到了4个班,做为最差的学生,他被分到了4班。
回忆起当时的当时上课的场景,林超伦说自己除“早上好”,几乎什么都听不懂。“有一次在课间,我在打水的时候撞到了一个看起来同样很困惑的学生,于是我对他说:‘我几乎一个字都听不懂’,而他回答说:‘我也什么都听不懂’,就这样,我们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可是在那个年代,对于适龄青年来说,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是极其宝贵的。而林超伦也因此十分珍惜自己的机会,于是他给自己制订了每年升一个班的目标,他说他“把每一秒时间都花在了学英语上面”,甚至“没有时间”谈女朋友。
努力得到了回报,当1981年林超伦从对外经贸毕业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1班最好的学生之一。由于那个时候国家极其缺乏英语老师,他在毕业后便直接留校任教。“那其实是非常恐怖的,昨天你还是个学生,而今天你就要站在讲台上教他们,”他回忆道。
平静的教学生活在5年后被打乱,林超伦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机会 --- 世界银行给中国政府提供了一笔贷款以资助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出国学习。对外经贸大学被分到了20个送学生赴海外读博士的机会。
林超伦从200名竞争者参与的两轮考试中脱颖而出,顺利的获得了一个机会。而就当多数学生都选择赴美留学时,他却是唯一选择英国的人,因为他觉得“要学英语的话,当然是要去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