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素威先生在亚洲新闻联盟年会上的讲话
朱灵先生、郑国光博士、中国气象局局长以及在座的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我想感谢会议组织方中国日报社以及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邀请我参加这么重要的一个盛会,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来商讨如何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取得重要进展之后。在这个区域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我现在发表讲话。
刚才介绍我的时候,提到泰国是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泰国在50年前签署了《湄公河协议》,由于中国西南旱灾也影响到了湄公河流域的气候环境,也影响到了东南亚区域湄公河流域的经济和生态调节。我们现在在湄公河流域所碰到的这些问题的确有深远的影响。湄公河上游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一直延伸到越南以及南中国海。
我很高兴今天能够参加这次盛会,明天我会与中国的水资源部部长会面,一起商讨如何能够更好地保护湄公河流域,造福流域地区的相关国家,其中包括中国以及相关的东南亚的国家。这个时候来讨论气候变化,可以说会议开得非常的及时。我们在讨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会议,以及在《京都议定书》工作组下面的工作,可以通过这样的讨论更好地结合起来。今年我们接下来在墨西哥的坎昆举行第十六届会议,可以让我们延续在哥本哈根大会上的工作。因为哥本哈根会议上所形成的一些不信任感,必须进行重建,必须重建彼此之间的互信,必须用积极的方式使得所有的缔约国能够在公约的框架之下进行很好的合作。
去年12月的哥本哈根会议中我也参与了,我没有看到过同一天当中有这么多国家的领导同时出席。比如在纽约开的气候变化会议,各国的领导人都是进进出出会场,这次哥本哈根会议大家都非常关注,所有国家的领导都是同时出席会议。在哥本哈根会议中各国的部长都非常积极,希望推进会议的进展,但有时为了努力地追求会议的进展,可能会忽略其他的工作。在这次会议中我们发现没有办法做到公开透明以及包容其他各个国家和相关的缔约方。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成两个阵营是非常危险的,会形成两个阵营之间的对立,而且不利于未来气候变化的协商。我认识共识,并且坚持有区别的责任,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
去年12月,我们没有办法在哥本哈根会议当中完成最高的对会议的预期,至少它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平台。我相信这样的讨论会继续持续下去。在我们寻求更积极活跃的解决方案的同时,应该回顾一些原则,每每都牵扯到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是非常难的,测量标准不一样会产生不同的数字。如果用同样的基准换算,这个数字可能显得很小,但有时你听到的很小的数字,经过一些换算之后,换到另外一个基准上,又显得很大。不管我们协商的时候讨论什么样的数字,这些数字都必须遵循一致一样的原则。所以第一个我要提的是要持续地支持让气候变化会议协商必须是多边的,这样才能有包容性,是一个全球包容性的论坛,一起协商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第二个前提是必须要看到一个可行的机制,是大家共同认可的机制,避免我们不愿意见到的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第三个前提是不管最后决定出什么样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它都必须是科学的,可验证的。正如郑博士提到的,我们必须有一些实证科学的数据来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必须遵照公平的原则以及有差异性责任的原则,方案必须允许发展中国家能够破除贫穷,能够持续的发展。在我们解决这些气候变化问题的同时,其实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以及扶贫。第四个前提是如果让发展中国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最终的解决方案中,就必须有发达国家在技术上以及资金上的支持。这里面就牵扯到发达国家对相关技术知识产权的转移。这是非常重要的议题,如果我们必须对这些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的援助、资金的援助,才能让他们一起参与面对气候变化问题中。希望发达国家所提供的资金资助能够落实,希望在墨西哥的坎昆会议中获得落实。这些资金会落实到不同的方案当中,相关国家的牵头部委当中。我们希望找到一个系统化的方式来管理这些资金我想是非常困难的。
女士们、先生们,亚洲在气候变化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亚洲有着庞大的人口,如果我们没有制定出气候变化可行性方案,许多亚洲人口都会受害。我觉得要减少城乡贫富差距,关键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当中必须对这些贫困的农村人口提供特殊的扶持。由于亚洲有非常丰富的天然资源,这是我们留给后代的遗产,如果不能够很好的保护,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我们的生产方式以及技术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亚洲必须在协商的过程当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国际间气候变化协商遵循我刚才所说的原则。这些讨论能够加强亚洲在这方面的声音以及舆论的力量,就像刚才朱先生提到的几点一样。
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到此阶段为止,泰国已经全力地支持哥本哈根协议以及工作成果。我所负责的自然资源以及环境部也大力地支持,但过程中必须遵守一些法规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