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朝将冻结金刚山韩方资产 韩拒绝前往执行现场|美13岁少年欲成为登顶珠峰最年轻者|波兰默哀两分钟 哀悼遇难总统|
无瓣海桑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获重大进展
2010-04-08 08:55:30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近日,记者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植物生态学家任海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在无瓣海桑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引起广泛关注。

  据介绍,在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性项目子课题及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下,任海与合作者自2003年开始对这个树种开展了全国种植区及推广路线调查,在此基础上定位研究了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4、5、8、10龄无瓣海桑人工林,结果发现:无瓣海桑适应范围广、生长迅速,相对于红树林乡土种如秋茄等更适于裸滩的植被恢复,且具有较快的生物量积累及较强的固碳能力,是一个好的生态恢复种。

  据了解,无瓣海桑属海桑科植物,是原产于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的红树林种类,1985年被引入中国海南岛,1991年开始在华南沿海红树林恢复工程中推广应用。但是,随着该树种的驯化,近年已开始显现一些入侵特性,可能对中国厦门以南的一些乡土红树林造成入侵损害。此前,任海等人通过对不同无瓣海桑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定位研究(Ecological Research,2008),发现在裸滩种植该种人工林四五年后,其林下会有乡土种红树林种类自然定居,但到8~10龄时这些乡土种又会自然消亡,显示了在生态恢复中可能的护理效应。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为了合理利用和改造现有的无瓣海桑人工林,最近任海率领植被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组又与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及广东海洋大学合作布置了全砍伐、50%砍伐与不砍伐无瓣海桑人工林的结构、功能与动态对比实验,为华南沿海红树林的恢复机理研究及生态恢复技术作出更深入的探讨。任海等及时将有关结果报告广东省林业局领导,得到广东省林业局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据悉,此项研究成果已分别在《生态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和《植物和土壤》(Plant and Soil)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在线发表。

(来源:中国环保网 编辑:任奇)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孟加拉首都达卡的另一面
提到达卡的,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满城奔走的人力车。但是在达卡,还有更多其他画面。 >> 详细

论坛
场上喧宾夺主的美女裁判
世界体坛上美女裁判不在少数。她们太过美丽,一出现就喧宾夺主,使目光集中在她们身上。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