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朝将冻结金刚山韩方资产 韩拒绝前往执行现场|美13岁少年欲成为登顶珠峰最年轻者|波兰默哀两分钟 哀悼遇难总统|
聚焦全球环保 看一看外国百姓的“节能环保经”
2010-03-31 14:02:20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将个人消耗的能源、造成的污染降至最低,这样的低碳生活日渐成为一种时尚。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接力举行之际,新华社驻外记者采访了一些驻在国百姓,听他们讲述生活中的“节能环保经”。

什么都不扔

日本从事智障儿童教育的非营利团体“爱爱”的负责人粟田千惠子女士今年68岁,堪称热心实践低碳生活的模范人士,用她女儿池内巴里的话说,粟田女士过着一种“什么都不扔”的生活。

粟田女士出外就餐会自带筷子,夏天无论多热都不开空调,冬天无论多冷也只是盖上厚被子,从不用电取暖或生火炉。她一年四季基本都穿着草屐,很少穿皮鞋,这一来,也减少了皮革的使用。

穿旧的和服终于破了,她就改成短外套;余下的零碎布头也不扔掉,而是做成一个个彩色小布球,嵌在莲蓬孔中,变成一件别致的工艺品。

对厨余垃圾,粟田女士会制成堆肥。就算吃鸡蛋剩的鸡蛋壳,她也会加以粉碎,然后撒到花园或农田里。

无处不环保

44岁的凯茜·格林住在加拿大多伦多附近一个小镇。长期以来,她坚持用冷水洗衣服,还利用苏打粉、醋、柠檬汁、盐等自制洗手液和洗衣粉,并用白醋替代柔顺剂。凯茜认为,这些都是天然物品,最终流到河里或海里不会造成污染。她家的电表也改成了智能电表,这样就能够选择在用电低峰时使用家中的电器。

55岁的加拿大经济师吉姆·威登把保护环境当成一件日常生活中必要的事。除非遇到暴风雪天气,他每天都花45分钟骑车上班。去超市购物时,他和太太也携带布兜,不用超市提供的塑料袋。

家住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的梅恩·李在华盛顿乔治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虽然刚刚20岁出头,她在节能环保方面可谓经验老到。只要离开家超过一周,她会在走之前把家里所有电源插头拔掉,因为即便关上电器,如果不拔插头,还是会有电能损耗。另外,她把家里所有灯都换成节能灯,经济环保一举两得。华盛顿一些公共场所提供直接饮用水,所以她一般随身携带水杯。

30多岁的劳拉·艾琳达是一名生物学家。27日晚,她专程赶到华盛顿见证“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熄灯瞬间。艾琳达说,她平时不开车,每天上下班都步行或坐地铁。在她所住公寓楼里,所有玻璃、纸、塑料等垃圾废品都要分类回收。在节电方面,人走灯灭对艾琳达来说已经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影响下一代

家长的态度和习惯,是对孩子最好的示范。43岁的意大利儿科医生德玛蒂诺家里没有安装空调,她认为自然的空气才是最健康的。虽然工作日早晨不得不开车赶着送孩子上学,但节假日她会尽量带孩子去郊外骑自行车,呼吸新鲜空气。

36岁的韩国女性金恩雅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节省能源对她来说是控制日常开销的重要方面。她家里很少使用餐巾纸,几乎都使用布或者手帕。在洗碗时,她从来不会让水一直流着,而是把水接到盆里再洗。

她还在露台的小花坛里种了青菜,并用洗米水浇花、浇菜,用洗澡水来洗刷露台。

在教育孩子节能方面,金恩雅会要求孩子用看过的报纸来练习国画。并根据学校要求,让孩子把平时喝牛奶、饮料剩下的瓶子带到学校做手工。

(来源:新华网 编辑:陈璐)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孟加拉首都达卡的另一面
提到达卡的,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满城奔走的人力车。但是在达卡,还有更多其他画面。 >> 详细

论坛
场上喧宾夺主的美女裁判
世界体坛上美女裁判不在少数。她们太过美丽,一出现就喧宾夺主,使目光集中在她们身上。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