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并非一个严谨的用词,很容易使人忽略其背后的复杂含义,这也是为什么“气候变化”一词正被越来越多地用来取而代之,以表达全球平均气温持续升高的气候和由此引发的各种不稳定天气现象
今年冬天异常的冷。
在欧洲,英国经历了一场近30年来最长时间的寒流,波兰死于严寒的人数超过120人;美国东北部部分地区降雪量创下单次风暴降雪40年最高;而在中国北京,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持续严寒已经超越了惯有的“暂时性降温”概念,东北、内蒙古及北疆气温则达到-30℃~-40℃……
大范围低温与降雪天气让太多人的生活受到了冲击,于是,“全球变冷”的言论开始见诸报端,其中英国《每日邮报》甚至耸人听闻地使用了“小冰河时期开始”的标题,如此“标题党”报道一出,配合人们的切身感受,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被广为转载,流传开去,而刚刚经历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人们,不禁开始对这场挽救“全球变暖”的世界性运动如何进行下去也产生了疑虑。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全球变暖”并非一个严谨的用词,它在日常聊天时通俗好用,然而却很容易使人忽略其背后的复杂含义,这也是为什么“气候变化”一词正被越来越多地用来取而代之,以表达全球平均气温持续升高的气候和由此引发的各种不稳定天气现象。
另一个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问题,出现在“天气”与“气候”两个词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对此的解释简明易懂: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测量的时间跨度,天气是关于大气层在短期时间内的状态,气候则是关于大气层在长期时间内(10年至100万年以上)的表现。对应到生活中,普通人接触到的往往是与天气相关的信息,比如电视天气预报,而非气候预报。所以,最近的大雪、低温是异常天气乃至极端天气,但不能简单归之为“气候变冷”。
了解以上两个魔鬼般的细节,对于目前一些有关“气候”变化的新观点,便不会觉得奇怪了。
日前,一向比较严谨的英国《卫报》对被视为“全球变冷”始作俑者的气候学家拉蒂夫进行了专访,他的回答令人惊讶:“我十分惊讶有人会用我的报告来质疑全球变暖的事实。”
原来,这位德国科学家在其200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曾提到海洋的自然温度变化可能对全球气温形成比预期要大的影响,该研究总结称:鉴于2000至2010年与2005至2015年这两个十年间的海洋平均温度预计可能不高于1994至2004年的平均水平,这可能导致对全球变暖效应的抵消。“不过,现在人们经历的是一种天气现象,我们(的研究)说的是跨越10年的平均气温,这两者无法进行对比,”拉蒂夫教授解释说,“这种自然(温度)变化是并行于人为导致的暖化。有时它有一种降温效应并抵缓暖化,而有时则会相反加速。”
同样的细节魔鬼还有,笔者有幸于2009年夏天参加绿色和平的北极科考,乘破冰船最远到达过北纬82度以北的北冰洋,一路上极少的海冰与惊人的冰川消融景象依然历历在目。然而,《每日邮报》的文章在引用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北极海冰新闻与分析内容时却表示:“北极夏季的海冰区域自2007年增长了40.9万平方英里或26%。”
事实上,只要直接登录NSIDC的网站,读者就能很容易找到一张1979年至2009年每年9月平均北极海冰区域面积的数据图表,一条蓝色的直线清楚地指出了这30年的下降趋势,网站上的最新北极海冰数据为:2009年12月北极海冰区域的面积为482万平方英里,比1979至2000年的12月平均水平低了35万平方英里。
近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也对寒流天气作出解释:“北极涛动”负异常是近期气温偏低的成因。简单地说,是格陵兰岛与其他一些北极地区上空的高气压形态封住了正常应来自大西洋的柔和得多的西南风,并向低纬度地区送去了寒冷的北风与东北风。
英语有句谚语,叫做“魔鬼在细节中”,意思是说人们做什么事情,最容易出错、最容易被钻空子的,就是那些不为人关注的细枝末节。那么,当一篇在引用谈话本身与转载科学数据等细节问题上含糊其辞甚至夸大其词的文章出台后,就不难理解它为何能在短期内风头一时无两的原因了。
气候变化是人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我们可以漠视身边千千万万显示全球变暖的各种细节与科学铁证,但是,我们没有理由漠视未来我们后代子孙的生命、安全与福祉。
P.S.本文截稿前看到一条天气新闻,标题是“2009年成为有记录以来南半球最热年份”。
(虞鑫 作者系绿色和平公众项目主任 发帖人: qq2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