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军控制机场遭质疑
截至18日,美国已向海地派出了超过1.1万名军事人员、33架救援专机和包括“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在内的数艘军舰。美国曾在1915年至1934年军事占领海地。由于这段敏感历史,美国此次如此规模的“兴师动众”不禁引起了众多质疑,多国媒体在报道此事时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入侵”、“吞并”等字眼。
大批美军抵达海地
目前,海地首都太子港的机场已完全处于美军的控制之下,其他国家或组织下属的救援飞机很难获得降落许可,有的需要在机场上空盘旋等待数小时,有的被迫改降它国,有的甚至只好原路返回。
无国界医生组织发言人菲利皮19日举例说,该组织一架运送药品、手术设备和医疗分析仪的飞机,自17日晚间起连续3次请求降落但均遭到了美军机场控制人员的拒绝,结果有5名伤者因未能得到及时手术而死亡。
“我们最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找来了一把切割木头的锯来进行截肢手术,”菲利皮说。
而美国方面则表示,自18日起控制太子港机场的美军已经将机场运力由震前的每天30架航班提高到了每天180架次。美国南方司令部总司令弗雷泽说:“我们已经在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来加快救援海地的速度。”
*** 救援需要统一协调
随着海地总统府的坍塌与许多官员的遇难,海地政府自地震发生以后已基本上“名存实亡”了。海地总统普雷瓦尔至今没有发表全国性演说,只是向一家电台提供了一份讲话录音,有关普雷瓦尔视察地震灾区的报道也只有一条。
海地第一夫人德布罗斯在承认普雷瓦尔“领导能力受损”的同时,特意强调说:“总统仍在掌控全局,他已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优先事项上,这些优先事项每一分钟都在改善。”
联合国方面在此次地震中的损失也是十分惨重,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联海团)总部大楼瞬间倒塌,包括联海团团长、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安纳比在内的数名联合国高官遇难。联合国虽然有意在国际救援行动中担当组织协调者的角色,但由于它在海地的部署有限,无法胜任此职。同时,大批美军在海地的存在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联合国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