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自救的技巧在灾难发生时非常重要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当空难或者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通常都认为那些幸存者能够保住性命完全是出于侥幸,而夺去了无数人生命的缅甸热带风暴、我国汶川的大地震与多次袭击美国的龙卷风及洪水又无时无刻地一再提醒着我们,自然灾害是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现象。痛定思痛,如何在灾难发生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已经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而大难中的幸存者依靠的也不仅仅是运气,智慧与应急处理能力正是他们逃生的关键。美国《时代周刊》就此刊登了三则在灾害中发生的故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多掌握一些逃生知识及技能会使我们在面临困境时多一分胜算。听听那些处于危境之中却能够死里逃生的人的经历,也许会对我们有些启发。
一般来说,在受到惊吓的时候,人体的荷尔蒙会上升,血液迅速扩散到四肢,这也是人类处于临战状态时的本能反应。但到了科技发达的现代,人们较以往有了更为明显的技术优势,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探测到哪里有可能会发生灾难,而大难临头时我们的反应能力却远不如祖先。不过,通过努力,我们却可以增加防止灾难发生以及大难不死的可能性。在危机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状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灾难个性”。我们可以完善这种个性,教会大脑如何更快地开动,甚至做出更明智的反应。
***经历不同对恐惧反应不同
面对灾害,一旦你被吓得呆若木鸡、腿脚不听使唤,那就只能成为死亡名单上的一员,1994年9月28日发生在波罗的海上的“M.V.爱沙尼亚”号的沉船事故中就不乏做出上述反应的游客,正是因为缺乏迅速敏捷的应变能力,他们才落得葬身海底的命运,也“成就”了现代欧洲史上最为严重的海难。
这艘巨大客轮当时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港起锚,本来预计于15个小时后抵达目的地斯德哥尔摩,尽管当晚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但已经习以为常的船员们并未太在意,因为往返于这条航线14年以来这样的大场面已经见多了。夜幕之下,这艘10层高的巨轮在墨黑色的大海中劈波斩浪,船上的“波罗的海酒吧”中人们轻歌曼舞,乐队正在演奏美妙的音乐。
现为瑞典议会议员的肯特•哈尔斯泰特当时就是在酒吧之中享受这种悠闲时光的一员,那年他只有29岁。据他回忆,当晚他在酒吧畅饮,另外还有大约50名游客,人们玩兴正浓,欢声笑语不断,但就在凌晨1点左右的时候,船体突然开始倾斜,自动售卖机、花盆纷纷砸落在地,游客们也都被抛出了很远。哈尔斯泰特出于本能反应很快地抓住了酒吧里的铁栏杆,而那些未做出及时反应的人们则随着船体逐步倾斜下沉纷纷坠落,上演了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一幕。
哈尔斯泰特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说:“也就是一秒钟,喧嚣声、美好的时光全都戛然而止,一切归于死一样的沉寂。我猜想,也许当时每个人的大脑都如同高速运行的计算机,努力想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随之而来的是痛苦的呼救声及哭泣声,许多人都被严重摔伤,寸步难行。
曾经接受过部队训练的哈尔斯泰特此时显现出了他的军人本色,他开始利用学过的求生技能自救,大脑飞速运转,让以往所学的求生经验在脑海中浮现。“我开始对自己说,好了,现在有选择一、选择二,决定后开始执行。但是我并没有想,因为糟糕的是船马上就要沉了,我甚至都没有考虑任何其他的问题。” 机智冷静的哈尔斯泰特与地心引力抗争了许久后爬上了自动扶梯井道。
但是哈尔斯泰特在逃生时注意到了其他乘客的奇怪反应,他们并没有像他那样争取逃生,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看起来像是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傻傻地坐在那里,尽管他们是有意识的,但是并没有做出反应。人们在海难面前变得安静而又温顺,行动迟缓。
据另外一名幸存的英国游客保罗•巴尼回忆,当时有许多人就像雕像一样静静地站在甲板上,动也不动,他说:“我不停地在问自己,为什么他们就不尝试着离开那呢?”
凌晨1点50分,“M.V.爱沙尼亚”号的第一个求救信号发出半个小时后,这艘巨轮沉没了,但在此之前哈尔斯泰特已经跳下了轮船爬到了一个救生艇上,在坚持了5个小时后终于获救。而全船989人中,只有137人最终保住了性命,其余的游客全部葬身海底。
一些消防队员和警察培训官,甚至还有股票经纪人表示,他们都曾经遇见过类似的情况,就像许多误入陷阱的动物一样,人们在极度的压力下会丧失反应能力。就“爱沙尼亚”号海难和其它灾难而言,不采取任何行动或许是自然反应,但却是一个可怕的错误。在重压下,我们的大脑在搜寻恰当的生存反应,有时选择做出了错误的反应,就像一只鹿在面对汽车前灯刺眼的强光时会吓得一动不动一样。
但是令人感到鼓舞的是,人的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可以对它进行训练,做出更为恰当的反应。恐惧越少,陷于呆滞状态的可能性就会越少。一旦最可怕的灾难发生,平时的消防训练可以大大缓解人们的恐惧感。仅仅是知道楼梯在哪里,都会有助于你的大脑做出恰当的判断。同样,对空难事件的研究表明,那些认真阅读了空中安全知识卡的乘客生还的可能性会增大。这些我们认为完全是浪费时间的程序,却能在不测发生时帮助我们的大脑制定出逃生计划。
***社会角色决定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