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资讯抢鲜报
只为教育更高质量更加公平
2016-03-22 12:33:45
 

毛杰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州大学校长。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作为连任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毛杰的职务在此期间发生了3次变化,从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到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局长,在担任4年局长后,步入中州大学担任校长,如今已在大学工作了近一年时间。

  变化的是职务,不变的是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在每次全国人大会议上,从“择校热”、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法律地位不平等、高考制度改革等问题,到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的“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撕掉部属省属标签”等建议,她的建言总能引起其他代表的共鸣。

  “我这么多年的建言献策,就是如何追求更加公平的教育,说到底,就是想通过国家层面的法律和政策支持,培养出祖国更需要的人才。”3月15日,毛杰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7年前建议已见成效

  在教育界,一提起毛杰,更多人会想起她的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身份,她曾经在此工作16年。

  不少已考入大学的郑州外国语学校学生,至今仍记得时任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的毛杰,在2014年5月18日参加高三毕业典礼时一段充满感情的讲话。

  “回家的感觉真好!从5月5号接到王校长短信,说咱们高中举行毕业典礼,邀请我回来给孩子们提出点希望。‘孩子们都想您了,一直期盼着您的到来。’”毛杰说到这句话时,眼睛有些湿润了。“郑外的历程不长,31年!能在当今盛行的应试教育中突围出来,走出一条自己的综合素养之路、持续着一种教育本源与灵魂的坚守实属不易。”

  在毛杰眼里,这所学校把每一位学生都当作人才,每一位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人,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被重视,每一位学生都争取被激发。“从不放弃”“从没有被放弃”“一个都不能少”一直被学校奉为宝典。

  毛杰常说,或许一个学生对于学校来说只是千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百分之百,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价值,都有自己的位置。

  在2009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毛杰建议把全国重点高校的招生计划拿出一部分根据各省市考生数,按比例向各省市投放,并逐年增大这个比例,促进教育公平。

  “以2007年为例,河南省的考生为79万人,一本理科的录取率仅为5.82%,文科为2.35%,远远低于全国其他省市。这一现实不但使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素质教育难以推进,给家长和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也滋生了‘高考移民’等社会问题。”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毛杰颇有些兴奋地说:“这个状况正在改变!河南学子上名校的几率正在提高。”

  关注高校招生名额分配公平

  “名校的确要靠名教师支撑。我在教育局工作期间,一直在探索教学之道,探索从重教法到重学法的嬗变。”谈及当时的想法,毛杰说,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热爱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体验,掌握方法,课堂改革是要通过教师“教法”的改变,促进学生“学法”的改变,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在教育局工作期间,每次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毛杰最为关注的都是教育均衡发展。

  “均衡教育加因材施教,普及教育加英才培养,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未来需要的多样化人才。”毛杰曾建议,扩大高中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办出特色。

  “教育均衡化不是平均主义,不是齐步走,而应是让好的更好,薄弱的有所提升。”她认为,政府部门应努力为教育营造宽松环境,鼓励校长静心办学,鼓励学校办出特色。教育均衡化不应该把普及教育同优质教育对立起来。

  “过去两年,教育部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招生名额也向中西部地区作了倾斜。但对河南众多的考生来说,还非常有限。在招生名额分配上,建议以各省的考生人数为基数,均衡地分配招生名额。在现有高考录取机制下,招生名额投放的公平对考生来说是最大的公平,只有机会均等了,才能真正在生源大省推进素质教育。”不少人大代表至今还记得毛杰在2012年3月5日代表团会议上的发言。

  在随后的每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毛杰都建议国家能够出台有关政策,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希望教育部加大对高校招生的监管力度,实现高校招生名额分配的公平;希望改革招生制度,真正能够实现引导高中生发展的功能,实现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功能等。

  撕掉部属省属标签建一流大学

  “一件事情,当你深入进去时,才会发现它的乐趣;一项事业,当你用心去做时,才会发现它的意义。”这也是毛杰经常说的一句话。

  对一直从事教育事业的毛杰来说,教育不公给考生带来的痛苦,她非常清楚。所以,多年来,她一直为之鼓与呼。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她依然为之呼吁。

  3月10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会议上,毛杰在发言中呼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揭掉部属、省属标签”。

  “如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仍然附加诸多标签,就必然限制了学校间的平等竞争,也制造了更严重的学历歧视,并加剧我国基础教育的名校情结和教育焦虑。”毛杰说,近年来的考研、大学生就业,都会传出学历歧视的丑闻,而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40%,可高考焦虑相比20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一流大学的布局不合理,竞争不公平,建议在布局上要积极引导、调整,使布局更趋合理,资源更趋均衡。

  “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我认为,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趋势,应尽量加快第三方评估教育绩效的制度环境营造问题,尤其是要加强法律和政策支持,尽快完善第三方评估制度与规范性。”毛杰说,要用法律明确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权利、义务、地位,确保其有足够的权限对学校、政府进行相关评估。

  毛杰的建议,也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及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原党委书记郑永扣等人的支持。

  “这些年来,我国在教育普及、公平、均衡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绩,但为了追求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也应正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作为人大代表,应该把老百姓关注的话题反映出来。”毛杰说。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法制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