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石家庄3月18日讯 “十三五”时期,河北省以林业重点工程为抓手,分类施策、分区治理,力建京冿冀五大生态功能区,构建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体系。
“十二五”以来,河北省林业建设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积极推进林果产业发展,全面加强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末,全省森林面积达到8700万亩,比“十一五”末增加13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比“十一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造林质量合格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重点工程、沙化土地治理、村庄绿化、绿美廊道建设均取得明显成效。
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制定了《落实京冀“6+1”、津冀“4+1”合作文件责任分工方案》,京津冀生态水源林、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建设、坝上退化防护林改造、冬奥会绿化、森林公安、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纳入京津冀合作协议并组织实施。在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林业信息化和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也进一步深化。
十三五开局之年,河北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周金中在全省林业会议中提出,要力建五个生态功能区,这五个功能区分别是:
京津保城市生态空间核心保障功能区。突出抓好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建设,在保定、廊坊、沧州、唐山等市的城镇村屯周边、生态廊道、湖淀周围、机场周边等重点区域营造规模片林,加快湿地功能恢复。
坝上高原防风固沙生态修复功能区。以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为核心,采取“退、封、造、改”综合措施,加强沿边防护林带、沿坝防护林带和农牧防护林网建设,构建带网片结合、乔灌草搭配,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生态屏障。
太行山燕山水源涵养与综合治理功能区。以太行山绿化攻坚为重点,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封、造、管、抚”相结合,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生态经济林,推进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承载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
冀东沿海生态防护功能区。以海岸基干林带、沿海花海绿廊生态廊道、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重点,构建生态结构稳定、灾害御灾能力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沿海生态防护功能区。
冀中南平原生态修复与高效林业功能区。重点实施好平原绿化工程和黄河故道沙化治理,加强森林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果品基地和速生丰产林基地,构建布局合理、城乡一体、综合高效的平原林业功能区。
五大生态功能区,覆盖了全省主要的生态重点地区,是“十三五”全省林业建设的战略重点。(孙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