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资讯抢鲜报
湖北通过补生态短板 实现发展观上的"升级改造"
2016-03-15 10:09:00
 

  拥有1061公里长江干线航道,在长江经济带29个中心城市中独占8席———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湖北省的地缘优势不言而喻。在占尽优势的同时,湖北正通过积极补上生态发展这块短板,实现发展观上的“升级改造”。记者日前从湖北省环保厅了解到,“十二五”时期,湖北全省新增污水处理厂123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82.87万吨/日,新建污水配套管网5600.82公里,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6%。废水深度治理也正全面展开,去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强度,分别较2010年下降51.86%、60.98%。

  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携手共进

  武汉市蔡甸区,曾是年产值30多亿元的建筑石料基地,却因山体残破、水土流失、林木被毁,遭遇发展中的“阵痛”。环保“一票否决”制引入,蔡甸区痛下决心改善生态环境,靠生态新招牌闯出市场,吸引优质项目。如今,从空中俯视蔡甸的三大工业园区,青山绿水宛若一道道生态走廊,将工业区域与居住区域隔离开来。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携手共进,营造出一幅和谐宜居的美丽画卷。

  可就在几年前,湖北还饱受各类产业污染的困扰。此前,湖北省环保厅曾做过统计,长江湖北段沿江工业园区44个,污染物排放量居沿线省市第四位,主要来源于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造纸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2013年,十届湖北省委四次全会明确“三维”纲要,“绿色决定生死”被置于首位。

  此后,湖北在三年内连续出台《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两部法规和一项法规性决定。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项目,被毫不留情地挡在门外。“十二五”时期以来,湖北全省累计依法否决或不予受理项目300多个。

  建立自然资产负债表

  湖北鄂州,是与武汉齐名的“百湖之市”。“原来,鄂州有百亩以上的湖泊133个,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围湖造田,湖泊只剩下70多个了。”全国人大代表、鄂州市副市长程少云介绍,当时未能深刻认识到湖泊资源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现在必须要把这个宝贵的资产保护好,把污染治理好。鄂州通过划定工业发展区域、区域之外禁止开发,对湖泊实施有效保护,“实行水资源资产管理,将会帮我们量化计算出各个湖泊的综合功能量,建立自然资产负债表,能帮鄂州把现有的湖泊和水资源底数摸清楚,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更多的生态修复措施。”

  在抓好生态修复的同时,湖北还通过采取各种科技手段,对湖泊等水体进行有效保护和监控。在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的石洋湖东北角,矗立着一根5米高的支架,顶端安装的摄像头正对着湖面,它拍下的画面,通过互联网实时传送到蔡甸区智慧水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只要有电脑和网络,就能对石洋湖进行远程监控。目前,蔡甸区已为辖区内9个湖泊架设了15只“天眼”。一旦发现涉湖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

  加大执法力度,敢于向污染“亮剑”

  在严格各类环境保护法规制度的同时,湖北省在执法上也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建设项目总量前置审核上,对火电、钢铁、水泥、造纸等高污染行业,实施全口径行业总量控制。“十二五”时期以来,湖北对武汉市等17个地方实施减排预警,对黄冈市等5个地方政府负责人实施约谈,对宜都市等12个县 (市、区) 通报批评,对郧阳区等16个县市实施环评限批预警,对82家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实施省级挂牌督办,敢于向污染“亮剑”。

  湖北省上千公里的长江岸线,是生态长江的宝贵“生命线”。湖北省各沿江城市正积极行动,清理整顿黑码头,加强综合利用开发,留下更多不可再生的长江岸线资源,惠及子孙。在经济结构上,加速向绿色制造转型。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湖北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300家,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同时,节能减排正全力推进:全省2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2000吨/日以上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部建成脱硝设施;90平方米以上钢铁烧结机全部建成脱硫设施;13条平板玻璃生产线建成脱硫设施,11条建成脱硝设施。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文汇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