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资讯抢鲜报
外媒:中欧"一带一路"合作战略意义非凡
2016-03-08 11:10:00
 

  参考消息网3月8日报道 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3月7日刊登题为《中欧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非同寻常》一文。作者为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政治和安全事务高级项目主管纳德热-罗兰。文章称,近几个月来,“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国外交政策论述的一大亮点。今天与中国的合作必须在这个框架内考量,不管这个国家是不是跨大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家,也不管它是不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

  作为既是这条“带”也是那条“路”终点的欧洲,理所当然成为在该框架下扩大与北京合作的关键点。

  文章称,对中国而言,欧洲主要是一个市场。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先进技术的最主要来源。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欧洲是制衡美国霸权的潜在力量,即便中国的观察家似乎认为指望欧盟很快就成为世界秩序的主要一极是不现实的。

  北京总体而言一直对欧洲采取双管齐下的立场,力求通过主要是在双边而非机构层面的互动来利用欧洲的内部分歧,获得有利于自己的更大影响力。但这一局面最近发生了变化。

  文章称,在过去三年,中国开始利用新的既非双边也非欧洲已有的平台与东欧国家进行接触。2012年在华沙发起的“16+1”的框架包括五个非欧盟成员(阿尔巴尼亚、波黑、马其顿、黑山和塞尔维亚)以及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

  2015年在苏州举行的第四次“16+1”领导人会晤明确了未来五年中展开合作的几个部门,包括运输、农业以及人员交流。中国期望双方企业成为合作项目主角,并提议建立新的金融公司以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与过去那样简单地与欧盟成员国展开双边接触不同,北京现在也探求在欧盟层面展开经济接触的新可能性。这里受青睐的时髦语是“对接”。中国很快就认识到,2014年欧盟宣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也被冠名为“容克计划”,将会给加强其自身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大量机遇。迄今为止欧洲人的反应是热情的。双方同意加强投资合作,并在“一带一路”和“容克计划”间找到进一步的“对接”。拟议中的加强中国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合作也很快落实,中国在1月份正式加入该银行。欧盟与中国最终就发展5G移动网络签署合作备忘录,表明双方期望协调彼此标准,实现一致化,并在这一领域展开共同研发。

  文章称,中欧很早就成为伙伴,因此这些最新的趋势看似是以往双边经济项目发展的自然延续。然而,欧洲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展开合作非同寻常。时代变了。在内外的政治与社会经济危机的重创下,今天的欧洲已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与此同时,中国的力量和全球野心不断扩大,其对欧洲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一带一路”倡议更多关乎的是一国的宏伟战略,而不是为了简单地追求经济增长。中国至关重要的战略目标,也就是“一带一路”旨在服务的目标,是自身畅通无阻的崛起;相伴而来的还有美国霸权的必然灭亡。正如一位中国专家最近所言,“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是“帮助将全球地缘政治重心由美国重新调校到欧亚大陆”上。

  文章称,在这个背景下看,欧洲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有吸引欧洲更靠近中国磁场而进一步远离美国的作用。迫切想要强化经济力量的欧洲,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到可能的长远地缘政治后果,看上去更加渴望大肆吸收中国愿意进行的任何投资。与此同时,北京对中东欧的态度可能会导致欧盟沿东西分界线的进一步分裂,在布鲁塞尔潜在形成一个11国的亲中国游说团。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参考消息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