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资讯抢鲜报
河北魏县建设美丽乡村重现田园风光
2016-03-03 15:30:00
 

  中国经济网邯郸3月3日讯 3月3日,春寒乍暖,阳光明媚,笔者走进魏县东代固镇后闫庄村,机器声轰鸣,勾机咚咚咚的开凿街道,挖土机正在开挖地下排水管道土方,工人们有的粉刷墙壁,有的正在整理村内残垣断壁,他们昼夜施工,加班加点有序推进各项建设任务,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魏县全面掀起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热潮。

  在后闫庄村民文化广场上,老人们围在一起聊家常,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孩童们在一起嬉戏玩耍……一派安逸祥和的景象。提起美丽乡村建设的好处,杨大妈激动的说:“俺村大小街道全部硬化了,阴天下雨再也不用走‘水泥’路啦,村里的街道每天都有人打扫,街道干干净净,村里有超市、饭店,买东西、吃饭非常方便,这不,俺没事就到这广场上扭扭秧歌、跳跳舞,生活越过越有劲儿。”魏大爷乐呵呵地大声说:“真没想到农村人的生活和城里人的生活没啥区别。”

  魏县县委书记卢健说:“美丽乡村建设是今年工作的重头戏,作为魏县‘三个主战场’之一,按照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四美’建设要求,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分期分批、梯次推进,推进美丽乡村提档升级,打造村美民富、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庄,重现田园好风光。”

  今年,为提档升级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后闫庄村依托村周边梨园、河湖公园、礼贤台旅游景点等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在县美丽乡村办和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对村庄进行硬化、绿化、亮化,建设村内地下排水管网,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充分挖掘魏县及村庄文化内涵,在村口设置建设村庄标识,在村内规划建设鸭梨文化展览馆、根雕馆、农耕展览馆、土纺土织展览馆、土特产展览馆等重点节点,绘制文化墙,建设农家餐馆、旅馆,并在村外梨园内铺设观赏休闲道路等。

  据了解,后闫庄村是该县打造的梨乡水城风景片区内的8个美丽乡村重点村之一,他们将依托县城周边20万亩梨园、环城水系、旅游景点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游。目前,该县后闫庄、前闫庄、北张庄、东南温等8个村庄正在按照设计规划紧张建设中,预计3月底完工。“三月底、四月初梨花盛开之际,游客来到魏县,可徜徉花海赏梨花,进村品民俗文化,购地方特产,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让游客到这里回归田园,记住乡愁,流连忘返。”魏县政府县长樊中青说。

  今年,魏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按照以点连线、以线带片、以片成面的总体布局,将全县重点打造的145个美丽乡村重点村,划分梨乡水城风景片区村、工业园区片区村、现代农业园区片区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片区村、交通主干线村、扶贫村、历史文化名村等八个类型村实施建设,因村制宜、精准定位,形成风格迥异、亮点鲜明的样板村。

  魏县县委农工委常务副书记张俊杰介绍说,围绕“四美”建设目标,魏县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推进“环卫保洁公司化、监督管理网格化、垃圾处理一体化、乡镇政府驻地管理常态化”,建立完善公司化卫生保洁机制,推行“一人一月一元钱”模式,形成政府与群众共建共享的有效管护机制,实现农村环境美。按照“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思路,因村制宜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特色种养和家庭手工业特色专业村,实现农村产业美。实施村庄绿化工程,突出“本地树、栽大树、保成活”的要求,倾力打造绿树成荫、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乡村环境,实现农村生态美。实施社会治理提升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实现农村精神美。(张 佩 郭海民 茜秀臣)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