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APP伤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会造成用户经济损失或个人信息泄露;山寨APP的发布者涉嫌不正当竞争,但开发者维权面临不少难题。国家应加大对创意成果的保护力度,强化立法,提高执法力度
近日,号称厦门洗车APP之最的“P洗车”突然单方面宣布停止服务,退款方案引发会员不满,被认为是“霸王条款”。在受理消费投诉过程中,当地市场监督管理所也对“P洗车”的企业行为合法性进行了调查。经调查,“P洗车”公司注册地址在观音山商务运营中心,而实际经营地址在软件园二期——这是违法的,工作人员已经给“P洗车”出具了监督意见书,要求他们限期整改。此外,工作人员对“P洗车”网站、APP上的内容等相关证据进行了固定,将进一步调查。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APP市场发展迅猛,给群众工作生活带来不少便利。然而,在手机APP市场上,不乏流氓APP、山寨APP,不仅扰乱了手机APP行业的公平和有序竞争,也不利于维护健康、稳定的移动互联网环境。
流氓APP侵害消费者权益
今年春节期间,“抢红包”可谓改变了群众的假期生活节奏,不过,也给投机者提供了新的空间——各类号称“抢红包”助手的APP充斥市场,其中不乏流氓APP。
今年春节假期,北京市民王小姐下载了一个号称可以帮忙抢红包的APP。让王小姐没想到的是,用这个APP不仅没抢到红包,手机还被锁了屏。
王小姐说:“现在很多微信群每天都会发大量红包,有的是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有的是为了让大家帮忙投票。我想多抢几个红包,但又不想一直盯着手机,所以就在应用平台下了一个能够自动帮忙抢红包的APP。”
王小姐本以为安装了这个程序,就可以等着收到相关提示及时抢红包,但没想到的是红包没抢到,手机却被锁了屏。根据锁屏后屏幕显示的信息提示,如果要开机,就要交开机费。无奈的王小姐最后只能选择去手机维修店刷机。
对于王小姐的遭遇,在北京从事手机APP开发的叶先生说,这种软件很常见,也很好设计,实际上就是一个披着“抢红包”伪装的木马程序,锁住用户手机屏幕,使用户不能正常使用手机,并以此来敲诈用户。
无独有偶,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杨先生平时爱玩手机游戏,闲暇之余总是关注各个平台推出的新游戏。前不久,杨先生在一次操作过程中,一不小心误点了弹出的广告页面,随后被引导至手机号注册环节,百元话费迅速蒸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流氓APP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据工信部12321举报中心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有3545款APP被下架,其中具有恶意行为的APP有2714款,具有恶意广告行为的APP有1851款。
这种流氓APP涉及哪些法律问题?
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德良表示,“如果APP是由平台上下载的,APP开发者有责任,平台也有连带责任”。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伟光对《法制日报》记者说:“作为一个产品,如果服务或者产品质量存在瑕疵,并给消费者带来损害,这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关键看由谁来承担责任。在责任方面,主要是三方:APP的开发者、APP的提供者和APP的提供平台。如果是手机自带APP,这属于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找手机厂商维权;如果APP是从平台下载的,消费者可以找平台和APP开发者维权,因为平台负有监管责任。”
“流氓APP会伤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会造成用户经济损失或个人信息泄露,用户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或者排除妨碍,甚至赔礼道歉。如果造成的损失和APP发布平台或者APP发布者有直接关系,甚至可以向法院提出诉求。”北京律师张星水说。
山寨APP 让开发者无奈
在APP市场,除了流氓APP,山寨APP更受诟病。
从创意的抄袭到完全复制UI,再到反编译源代码,山寨APP可谓日趋嚣张,而在这种野蛮生长状态背后,则是快速吸金的浮躁心态以及并不严格的监管。
“我们是以工作室的形式研发手机APP的。去年,我们推出了第一款游戏,但游戏上线第二天就被人抄袭了。”北京一家科技有限公司CEO龙御风说。
“那款游戏刚上线时,就获得了苹果App Store小游戏和家庭游戏两个子类别的推荐,但第二天安卓版便被盗版。当时,各大安卓市场都能搜到这款游戏,但很多都不是我们的版本,而是其他人下载了我们的安卓版安装包后进行反编译,同时加入广告再重新上传到各应用商店,有的甚至连游戏启动时的开发商LOGO都给替换了。”龙御风说。
龙御风告诉记者,这是公司开发的第一款游戏,所以在国内一些较大的安卓市场首次发布的时候,发布者账号资质审核迟迟不能通过,这也就导致该公司的游戏版本没能在第一时间发布出来,而那些经常进行盗版发布的人却有可以立刻发布APP的账号,可以更早地发布,从而导致原创版本在发布时反而看起来像盗版。
“对于这些盗版,开发者投诉有时候会成功,但有时候根本没人理会投诉邮件。许多APP平台都设有举报投诉功能,但很多时候举报投诉如石沉大海。”龙御风无奈地说。
对于APP抄袭行为,张星水表示,这种行为或可归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果受损失的单位确实发现有恶性竞争或不正当竞争、抄袭原创等行为,可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侵权责任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害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APP创意思路难受保护
APP“云足疗”的CEO李智永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他们曾经遇到过抄袭问题。当时,一个创业项目将他们的宣传资料、项目介绍抄袭后,只换了LOGO和名称就进行发布。这样的问题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很无奈,因为维权途径较少、成本高。从目前看,比较有效的维权渠道是诉讼,但诉讼是个漫长且耗费成本的过程。对于创业团队来讲,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采取诉讼维权途径。
据李智永介绍,在早期,抄袭行为对创业团队的损害似乎没有那么直接,后果看似也不严重,但是潜在的损伤却很大,会给真正的品牌拥有者造成较严重的损伤,让用户产生混乱进而影响到对品牌的信任。“这让我们感到很尴尬,很无力”。
“希望维权渠道能进一步拓宽,除了诉讼外,让我们多一些选择,可以进行更加有效和便捷的维权。”李智永说。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一款APP想要不被抄袭比较困难。因为程序代码可以登记、专利可以申请,但创意和思路难以受到保护。双方可以签订一个保密协议,但基本上都是一句空话,谁来界定两种思路是否一致,做软件时谁不会去参考一下别人的思路?
“如果你的程序中有核心技术,可以申请著作权,并在合作过程中注意保密,尽量避免关键文档和代码被窃取。”这名业内人士说。
吴伟光对记者说:“如果只是思路的剽窃,就目前来看没有办法,因为这在法律上是开放的,属于竞争行为。”
据张星水介绍,对于创意思路,维权确实比较难,主要难在举证难。国家应加大对创意成果的保护力度,强化立法,提高执法力度。法律应该给予更明确的依据和规定。这样一来,创意被剽窃的受害方可以依据法律提起诉讼。
“版权法对思路和创意是不保护的,同样的思路可以用不同的源代码来编。APP的本质是软件,这个软件受到保护,但是不会保护这个软件的构思,只是保护软件的源代码。不过,如果属于商业秘密,那就应当受到保护。”刘德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