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企业加快布局津冀
北京日报记者 孙奇茹 过去两年,按照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天津重点发展高端制造、河北打造转移升级实验区的战略定位,北京坚持以“创新驱动”为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自身及整个京津冀区域激发了越来越大的发展活力与空间。京津冀,正成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张北草原,常年风寒。今年,一座密布金属网格的四方建筑即将成为这里的新地标。这是中关村的赛博乐、国电通公司与河北省张北县政府合作建设的云计算与大数据中心。不久后,这里就将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大的大数据中心,而十余家中关村高科技企业已有6个入驻。
数据显示,北京目前共有约35万台服务器,随着数据存储量的增多以及服务器的更新换代,未来3年内的服务器需求将增加到约100万台。寸土寸金的北京,无法满足这些爆发性增长的高端制造需求。
拥有高端制造基础与潜力的天津,拥有全国最密集科技研发资源的北京,在大数据产业链上寻到了契合点。
天津滨海新区,三万平方米的曙光计算机天津基地。作为亚洲第一大高性能计算厂商,曙光每天为全国、全球生产的服务器、大数据一体机、高性能计算机,绝大多数都从天津基地制造、运出。
“我们的研发中心在北京,生产制造、物流在天津,在河北也有大数据、云计算项目落地。我们是京津冀发展的支持者,也是极大的受益者。”曙光市场部工作人员张玉玲说。
去年12月12日,“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布局图”在中关村展示中心首次亮相。聚集了京津冀区域400多家大数据上下游企业,一条以“中关村数据研发服务—张家口、承德数据存储—天津数据装备制造”为主线的“京津冀大数据走廊”已初现雏形。
除了大数据、云计算,在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关村在津冀落子的脚步都在加快。2011年到2015年,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累计设立公司1037家,累计设立子公司1208家,越来越多的北京科技企业,在科研、营销留在北京,科研成果多地辐射的同时,也在异地获得了成果转化、市场推广等更大的发展空间。
滨海汽车城梦想照进现实
河北日报记者 刘清波 戴绍志 走进北京现代沧州工厂临时指挥部大楼,映入眼帘的,是悬挂在墙壁上的“擎动京津冀 擘画新蓝图”标语。
投资74.5亿元,年生产能力整车30万辆、发动机20万台,预计年销售收入360亿元……北京现代沧州工厂,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河北省引进落地的最高质量、最大体量、 最上档次的产业协同项目,正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产业新布局的新引擎。
早在北京现代第四个工厂于2015年4月3日在沧州开工建设之前,沧州工厂设施工程部部长朴志颂就奉命来到沧州开展前期工作,成为新“河北人”。
经过10个月的奋战,这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项目,已实现主体厂房封顶,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我们正朝着今年10月18日竣工投产的目标冲刺。”朴志颂表示。
不久后,此前并没有多少汽车产业基础的沧州,将崛起一座大型汽车城。
沧州工厂是北京现代首次在京外地区投建的工厂。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说:“作为京津冀地区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北汽集团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就是要主动担当,把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内产业布局的重中之重,加快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的步伐。”最终确定沧州,不仅是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也契合北汽的整体规划。
目前,北京现代在顺义的三座工厂极限产能为105万辆。在2013年北京现代就完成了103万辆的产销规模,2014年北京现代的销量已增长至112万辆。在现有工厂已经无法再增加产能的情况下,新建工厂已成为必然选择。
其实,在北京有近200万辆的产能北汽集团,其主流市场并不在北京,因此汽车制造出来后的外运等,不仅造成物流交通运输压力,而且导致成本上升。
徐和谊说,通过对河北的调研发现,当地的汽车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同时,沧州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港口优势。
“新工厂将与北京工厂互相呼应,有利于人员、零部件等的交流与共享。”徐和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