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十二五”时期,本市外贸面临的发展环境复杂多变。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低位徘徊,国际需求严重不足,国内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增长动力新旧转换,产业转移趋势加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外向型经济发展,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建设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高度,对外贸发展做出一系列部署,以“稳增长、调结构、上水平”为主线,推进体制改革,强化政策支持,为天津外贸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天津外贸实现跨越式发展。
——外贸规模连上新台阶,年均增速达6.8%。“十二五”时期,本市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外贸进出口实现快速增长,规模跃上新台阶。“十二五”时期,2011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2015年本市进出口规模达1143.4亿美元,与“十一五”末相比,年均增速达6.8%。
——贸易主体竞相发展,民营企业活力显现。“十二五”时期,本市坚持不懈引进和培育外贸主体,持续开展重点企业对口帮扶活动,各类贸易主体竞相发展,主体结构更加合理。2015年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8982家。2010年本市出口超亿美元企业有57家,2015年已增加到65家。外商投资企业稳定发展,2015年出口321.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比重62.8%。内资企业出口加快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迅速成长,占全市出口比重由2010年的14.4%提高到21.7%,对全市外贸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贸易结构更加平衡,一般贸易占比提高。“十二五”时期,本市积极引导多种贸易方式平衡发展。品牌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更高的一般贸易出口220.5亿美元,占比由“十一五”末的37.6%提升到41.7%。同时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延伸产业链,2015年出口246.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比重48.2%。对外承包工程带动出口大幅提升,2015年出口23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4倍,成为拉动本市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
——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十二五”时期,本市深入实现品牌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知名度,巩固本市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优势。2015年,本市出口机电产品360.4亿美元,占本市出口比重70.4%,比2010年增长37%;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97.1亿美元,占本市出口比重38.5%,比2010年增长32.6%。附加值较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主要出口支撑点。
——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明显,新兴市场份额增加。“十二五”期间,本市在巩固深挖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东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新兴市场迅猛发展,贸易伙伴更加多元化。2015年,与本市开展贸易的国家地区达221个。对新兴市场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51.7%,比2010年提升13.9个百分点。其中东盟市场成长迅速,2010年出口仅占8.4%,2015年提升到19.8%,成为2015年本市第一大出口市场。
——进口贸易优势凸显,口岸辐射能力提升。“十二五”期间,随着本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居民消费扩大升级,本市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资源性产品、一般消费品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本市经济转型升级和改善居民消费水平。2014年重点商品飞机、汽车、铁矿砂进口额超过85亿美元,服务辐射功能不断加强。2015年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进口金额有所下降,但效益有所提升。
“十三五”期间,本市外贸工作将更加注重“调结构、转动力、提质量、稳份额”的目标任务,加快培育以质量、服务、技术、品牌为核心外贸竞争新优势,增强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努力形成外贸“优进优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