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2月3日电 题:鄂西山区:法律服务插上网络“翅膀”飞入山旮旯
新华社记者谭元斌
“我想咨询沈律师一个问题。我们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腿脚不便,生活自理困难,四个子女都不管他。这样的事在农村还是很多的。请问该怎么办?”2日上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信陵镇水聚坪村村委会主任张家清向一位“出诊”律师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一幕发生在当天举行的巴东县第八届农村信息赶集活动上。
南方的小年,巴东县2000多名村民会聚活动现场,享受了一场信息“盛宴”:法律服务插上网络“翅膀”飞入山旮旯。原来,依托“农民办事不出村”信息化服务平台,信陵镇将“法律诊所”前移至村便民服务室,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利的法律服务了。
据恩施州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解决山区农村法律服务不足的问题,恩施州普遍实施法律顾问制度,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推动律师进村、法律便民,建立起了完善的州、县、乡三级法律顾问服务网络。由于法律顾问们所做的工作形同医生“问诊”,故而恩施州在每个乡镇都挂上了“法律诊所”的牌子。
这项深受群众欢迎的制度在巴东县却碰到了“钉子”。巴东县地处长江三峡腹地,境内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三山盘踞,长江、清江两江分割,南北最大纵距400公里,海拔高差2900米,县城距最远的乡镇有6个小时的车程。律师进村服务,耗费在路上、车上的时间比解决问题的时间还多,服务效率和范围因此大打折扣。17个专职律师负责全县12个乡镇、322个村,疲于奔命,捉襟见肘。
针对这一难题,信陵镇开拓创新,将“法律诊所”升级为“远程版”。据信陵镇镇长焦旭东介绍,每月5日、20日,法律顾问会到镇里的“法律诊所”“出诊”,通过网络视频系统与村便民服务室的村民“面对面”,为他们提供“点对点”法律服务。这样的远程“法律诊所”已普及信陵镇16个村、社区。
2日上午,巴东县第八届农村信息赶集活动在信陵镇金竹园村举行。时值隆冬,天气寒冷,环绕金竹园村的五座小山峰薄雾缭绕,积雪见影。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村民们参与信息赶集活动的积极性,一些村民早上六点多就冒着严寒来到了现场。
大屏幕切换到水聚坪村,作为村里的法律咨询代理人,张家清在村便民服务室的摄像头前,向到信息赶集活动现场“出诊”的湖北楚峡律师事务所律师沈力咨询了子女赡养老人的问题。水聚坪村是信陵镇最偏僻的村,离镇上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山路崎岖,去一趟村里十分不易。
当着上千名村民的面,沈力详细讲述了与赡养老人有关的法律条款,并告诉张家清,子女拒绝赡养老人,老人可以通过村委会调解,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老人行动不便,则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听了沈力的回答,张家清当即表示“非常满意”。
“远程‘法律诊所’是巴东县推进‘互联网+法务’的一项宝贵成果。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律师的服务效率和范围。下一步将以信陵镇的探索为基础,在全县铺开。”巴东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韬说。
据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介绍,为了更好地向农村群众推广互联网,从去年7月开始,巴东县按月轮流在各乡镇开展信息赶集活动,让农民了解互联网,拥抱信息社会。这项活动至今已举办八届,场场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