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资讯抢鲜报
内蒙古:农村牧区的繁荣发展是大事情
2016-01-26 09:43:00
 

  2016年的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引入了一个新概念——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就是通过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和科技进步等手段,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委员们认为,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着力做好“三农三牧”工作的有力举措。

  过去的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工作成绩喜人。新增粮食产量14.8亿斤、牲畜存栏670万头只,粮食总产、牲畜存栏均创历史新高。主要农作物优势区域集中度达到85%,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及有机食品认证产地面积235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19万亩。各类家庭农牧场发展到4.3万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突破7万家,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作为强基固本工程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更是推动农牧民的幸福指数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年完成工程投资418.6亿元,扩面工程完成投资263亿元,包括行政嘎查村和部分自然村在内的1.93万个嘎查村开展了工程建设,赢得了各族群众的赞誉。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受资源环境约束、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传统农牧业的出路越来越窄,农牧业发展的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如何更进一步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找到传统农牧业的新出路,开创农村牧区繁荣发展新局面?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张学军认为,抓手在“十个全覆盖”工程,突破点在于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已经累计投资886亿元,全区84.4%的行政嘎查村实现了全覆盖,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地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还将加大力度,确保全面完成所有行政嘎查村全覆盖任务。张学军说:“处理好‘十个全覆盖’工程和产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做好‘十个全覆盖’工程,将带动农村牧区全面发展。”

  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首先应该优化农牧业结构。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张秀文认为,应该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加快转变以玉米为主的种植结构,积极推进“粮改饲”,引导农牧民种植整株青贮玉米和优质苜蓿等,扩大绿色有机高端产品种植。“还应该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改变过去以化肥为主的施肥方式。”张秀文说。

  张学军提出,要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坚持“稳羊增牛”发展方向,提高单产、淘汰散养。“尤其需要加强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做好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避免农牧业因自然灾害受到重大影响。”张学军说。他还建议要促进农牧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大对领军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行业整合重组,提高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农牧业面临的形势复杂,只有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才能把全区农牧业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保持下去,实现农村牧区繁荣发展。

  核心提示

  过去的2015年,内蒙古区农牧业工作成绩喜人,作为强基固本工程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更是推动农牧民的幸福指数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受资源环境约束、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传统农牧业的出路越来越窄,农牧业发展的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

  如何更进一步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找到传统农牧业的新出路,开创农村牧区繁荣发展新局面?成为此次两会热议的焦点。(记者 章奎)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内蒙古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