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南保亭以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探索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跨越发展路径
“温而不热、凉而不寒、爽而不燥、润而不潮”——地处北纬18°以南的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南部,南邻三亚。与三亚的碧海蓝天不同,保亭是一个被绿色环绕的地方,全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5.2%,是我国重要的南药种植基地,也是世界上罕见的既有热带雨林又有天然温泉的地方。
相比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保亭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全县14.85万的常住人口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全县60个行政村中44个村为贫困村,贫困人口约占常住人口总数的21.1%。2014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34元,而当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89元。
物质生活的贫乏落后,不仅严重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而且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群众对文化生活丰富性和个性化的追求。为了切实保障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近年来,保亭县以示范区创建为契机,不断探索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跨越发展的路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示范区创建为契机 探索贫困地区发展路径
2013年10月,保亭县入选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成为海南省第二批唯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市县,也是全国唯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国家级贫困县。保亭县委主要领导表示:“中央对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为保亭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保亭要充分利用两年的创建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面达到或超过规定指标,努力建成贫困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典范。”
为了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保亭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担任组长,县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同时建立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全县创建工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发改、编办、财政、人事、城建规划、国土、监察等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落实县委、县政府对于示范区创建的相关部署,形成了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联动机制。此外,保亭坚持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了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考核指标体系。加大了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确保了全县公共文化事业费同比增长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人均文化支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资金保障到位。
规划引领 促进制度设计的成果转化
在贫困地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任务重、难度大、情况复杂。为此,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保亭十分重视顶层制度设计研究,结合本地区实际,以“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跨越式发展研究”为题积极开展制度设计研究,着力调研、解决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普遍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按照“三三”制原则,成立了由省内外专家、县有关部门领导和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一线文化干部组成的制度设计研究课题组。
两年多来,课题组深入基层,扎实调研,多次邀请省内外专家进行专题研讨,最终实现了研究成果与制度转化同步。通过制度设计,保亭制定并通过了《保亭县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和《保亭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保亭县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实施办法》、《保亭县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办法》、《保亭县加强地区流动文化服务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且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使文件精神得到了贯彻落实。
统筹协调 精准建设服务网络体系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起点低、欠账多、体系化程度不高是贫困地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跨越发展,在示范区创建中,保亭重点结合本地区实际,强化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实施精准建设。
从县域范围来看,近年来,保亭在县城已经逐步落实了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提档升级,形成了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广场等为一体的大型文化设施集群,所提供的文化服务内容丰富、活动多彩。全县9个乡镇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均已达标;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覆盖率也达到100%。为进一步完善设施体系,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保亭着重强化了对行政村文体活动室的建设,积极将现有的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等多种文化设施,进行设施、资源、人员、服务的有机整合,强化构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集成、多样、专业服务。此外,保亭还重点把宣传、党建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教育等系统的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盘活存量资源,优化设施网点布局。
保亭处于丘陵、高山地带,对于那些在高地、林地散居的居民,固定的文化设施无法覆盖。根据地区特色,保亭积极构建了固定设施、流动设施和数字设施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设施网络体系。通过配备流动服务车,将图书资源、讲座资源、展览资源、影戏资源、活动资源等按时定点送达最基层。探索构建现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进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建设,通过电视、互联网等传播载体,提升了民族地区基层文化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多措并举 实现服务效能的跨越式提升
实现服务效能的跨越式提升,是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核心任务。自示范区创建以来,保亭通过不断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总分馆建设,协调整合现有文化资源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规范基层文化机构用人制度等多措并举,有效实现了服务效能的显著提升。
总分馆体制可以将独立、分散、“孤岛”式存在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联结起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活动交流联动、服务城乡一体,是促进均衡发展、提高服务效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保亭积极推进县域范围内图书馆、文化馆的总分馆建设,提出构建以县图书馆、县文化馆为总馆,以乡镇文化站为分馆,以村级(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为流通服务点,建立图书馆总分馆和文化馆(站)总分馆体系,在县域层面统筹使用农村文化经费专项,让资源与服务流动起来。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着重解决乡村公共阅读服务体系问题;文化馆(站)总分馆服务体系,着重解决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培训指导与服务问题。
随着各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实施,近年来,保亭全县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在示范区创建期间,保亭在进一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共享工程、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时,特别关注了对相关资源的整合,积极推动项目之间的融合发展,从而促进文化资源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
作为贫困县,保亭的公共文化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现有基层文化机构人员存在不专业、不专岗、不专心等现象,影响了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在示范区创建期间,保亭积极推进在服务体系内建立“县聘县管,乡村使用”的基层文化用人制度。按照相关规定落实了乡镇文化站管理人员的编制,建立了人员准入机制和在职培训制度,极大地改善了基层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为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志愿者在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保亭把乡土人才纳入基层文化队伍培训计划,不断吸纳文化能人加入志愿者队伍,鼓励和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因地制宜 突出本地民族民间特色文化
黎族、苗族是保亭的原住民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将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之中,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易于被地区群众接受,极大地丰富了服务资源的供给,有利于服务效能的提升。近年来,保亭通过挖掘整合黎族苗族特色文化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本土文艺创作,黎族健身操舞《筛谷》、黎族歌谣《对酒歌》等一批精品力作在各类文艺比赛中获奖,《七仙岭的传说》、《旺蛙传说》等大型神话舞剧和《原色保亭》大型黎族竹木器乐音乐会等较大规模的演出作品也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赞誉。通过打造特色节庆文化,保亭形成了以“三月三”“中国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等为代表的民族特色节庆文化品牌,全面展示了保亭神奇秀美的山水风光、源远流长的原生态黎苗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展演、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非遗技艺展示等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同时节日活动的现场,也成了群众展示平时文化活动风采的大舞台。
除了黎苗本地特色文化,近年来,“候鸟文化”成了保亭文化事业发展中涌现的新名词。“候鸟”主要是指那些冬来海南取暖,夏回北方避暑的人群。由于保亭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近几年,到保亭买房过冬的“候鸟”逐年增加。平均每年冬季,大约有1.5万的“候鸟”会返回保亭。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鸟”们不仅为保亭带来各民族、地域的多元文化,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候鸟文化”。
如今,在保亭的各大文化广场和公园,都能看到载歌载舞、参与各类文体活动的“候鸟”们。据保亭县文化馆不完全统计,目前,保亭县共有“候鸟”表演队伍36支,人数1428人,占“候鸟”总数的近1/10。为了更有效地服务“候鸟”群体,并且充分利用“候鸟”中的优秀文化能人和“候鸟”文艺团体,保亭将“候鸟”文化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扶持“候鸟”文艺团体,支持“候鸟”自办文化。比如,在全县重大节庆、节假日文化体育活动中,将“候鸟”文艺团队纳入其中,积极促进其与县、乡(镇)、村的本地文艺团体进行文化联动。保亭县图书馆、县电影队、县民族歌舞团在送活动到基层的过程中,将“候鸟”群体考虑在内,重点对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极大地丰富了“候鸟”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