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资讯抢鲜报
网络电子身份认证与数字签名研讨会在京召开 推进法律+技术融合
2016-01-11 17:51:11
 

  新华网北京1月11日电(记者 卢俊宇)1月9日,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电子证据研究中心、北京社科院主办,法大大承办的“网络电子身份认证与数字签名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研究所等多个单位的领导及80多位行业专家汇聚一堂,围绕“聚焦电子凭证,对论法理之道”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从不同维度对基于电子签名的网络身份认证和电子证据固定展开了多元化的讨论。

  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问题。面对日趋上升的在线交易纠纷及网络犯罪现象,如何提高网络行为的可溯源性、如何提升对电子证据的收集、保全、筹备会试和审查能力,已经是检察机关、侦查机关、审查机关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对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传玺教授在会上表示:“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网络身份认证、网络取证、证据的鉴定。一方面技术的创新发展有赖于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但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如果缺少了技术层面的支持,仅凭孤立的法律条款很难保确保良好的网络秩序,我们需要从技术和法律同时入手深入研究探讨互联网法治之道。”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将变得更加透明化,网络公共安全的形势更是不容乐观。“技术与法律的深度融合,不失为‘互联网+’语境下构建良好网络秩序的一剂良药。”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身份技术事业部书记严则明介绍,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作为“十二五”期间国家863重大的科技项目,通过建设以可靠电子签名技术为基础的权威的网络身份识别基础设施以及服务体系,将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与网络行为责任主体关联起来,形成不可抵赖的电子证据,将进一步加强我国网络空间管理的体系化和法治化。随着eID技术和服务体系的推广,未来,网络身份认证将会变得越来越容易,面对日趋扩张和复杂的网络环境,eID服务体系与电子证据业的深度结合,将大大提高取证和司法效率并降低成本。

  互联网的发展一日千里,严谨、保守的法律永远无法走在互联网的前面。如何解决电子证据当中的法律合法化问题、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性及电子据证有效解决现有法律及未来法律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将是当前及未来法学专家及技术专家需要联手共同面对的课题。中国政法大学电子证据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全国律协信息委副主任徐家力说:“技术确实很先进很伟大,但是到任何时候,互联网世界也有规则,这就是法律工作者为何需要充分了解及应用电子证据、电子签名相关技术及法律原则。总结说,技术工作者要多向法律工作者学习,法律工作者要向技术工作者学习,我们的目的是把法律和技术结合起来,把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依法治国理念结合起来,使我们达到互联网时代新的愿景!”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