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资讯抢鲜报
解读2015京津冀一体化:三地共享多项民生福利
2016-01-08 09:30:00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8日讯(记者 杨淼) 时光飞逝,2016年成为现在进行时,在过去的2015年,京津冀地区的民众在方方面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度过,随着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三地在文体教育、医疗养老等事关民生的方方面面在进行着变革,很多实惠已经落到实处,实现了三地共享,那中国经济网记者带大家梳理一下过去这一年的京津冀民生是如何实现一体化的。

  冬奥会成功申办是京津冀一体化融合的催化剂

  文体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之前,京津冀在文化、体育方面的资源存在着明显的地域不均等化,这直接影响了三地的文体水平的差距。京津冀三地在协同发展过程中重视了这一方面的提升与统一,制定了很多政策和措施来促进三地的协调发展。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梳理,2015年6月,京津冀三省市共同签订了《京津冀语言文字事业协同发展战略协议书》,共同促进京津冀三地文化交流、人文交流和经验交流。文字事业的协同发展必将进一步提升京津冀语言文字区域竞争力、创新力,对助力区域协同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京津冀地区也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推出了京津冀体育一卡通服务。北京还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支持京津冀各单位、学校之间组织跨区域的体育竞赛和业余联赛。北京协同津冀打造全球体育休闲旅游基地,打造京张冰雪体育休闲旅游带,建立2至3个生态体育公园。

  7月31日下午,国际奥委会决定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交给北京,2022年冬奥会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将打破地域限制,将北京和河北两个行政区紧密连接在一起,对于正在加快实施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冬奥会的举办将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融合的催化剂。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是三地协同发展的首要问题

  除了文化体育方面的变化,京津冀民生一体化进程中格外重视教育协同发展,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人才才是发展的重要资源,那么人才一体化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目前北京是人才高地,但城市承载力和资源环境矛盾突出,优势在逐渐降低,而天津和河北正处于科学发展、创新的关键时期,但人才和资源却很匮乏,所以加快三地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才能更好地促进人才的合作与流通。

  通过梳理,中国经济网了解到,在去年,京津冀一体化教育学会共同体成立,助推三地教育协同发展。

  根据《规划》中对于京津冀三地的功能定位,有序疏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缓解。据中国经济网了解,河北秦皇岛北戴河新区已经成为了诸多在京高校考察的重点区域,2015年6月,北邮、北交、北科等8所高校负责人在参加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与秦皇岛市政产学研对接会,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教育的步伐。

  除了高校外,10月23日,京津冀三地教育学会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京津冀一体化高中教育发展联合协议书”,标志着京津冀三地高中教育联合体的形成。

  另外,中国经济网发现,京津冀中职也在探索新的发展,据了解,北京部分中职校开始探索与津冀地区联合招生等新模式。目前,北京全市有10余所职业学校与相关部门达成初步意向,将面向河北加大联合办学力度。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医疗合作领域率先破题

  京津冀三地在推进医疗合作方面在2015年也有傲人的成绩,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河北与京津医院开展固定业务往来或合作事项的二级以上医院达到240多家,医疗合作成为三地融合发展最先破题的领域。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梳理,2015年6月,京津冀三地签署《京津冀毗邻县(市、区)卫生应急合作协议》,以进一步整合卫生资源,健全区域公共卫生保障体系,推动京津冀卫生应急一体化建设。这个协议涵盖了京津冀接壤的全部地区,真正实现了三地卫生应急联动无缝衔接。

  9月,三地签署了《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协议共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合作内容,具体包括加强医疗区域合作、推动公共卫生计生区域联动等方面。

  另外,中国经济网发现,京津冀三地在2015实现了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互认;共建了人道应急体系;还在河北邯郸建立了京津冀地区首家急诊急救医疗联合体。

  除此之外,京津冀地区实现了跨区医疗合作新模式,7月,保定儿童医院另名为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首家推行公立医疗机构的跨省托管医院。

  作为京冀医疗合作重点试行项目,燕达医院在两地政府的支持下,分别与朝阳医院、天坛医院、首儿所、北京中医院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已将“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由概念转变为多方实质性的合作。

  京津冀共建养老社区 实现老有所依

  由于长期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转变,“十三五”期间将是20世纪8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的夫妇集中进入老年的阶段,养老社会化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报告指出,家庭少子化、小型化和人口流动导致家庭内部难以解决养老问题,老年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社会服务,对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依赖性逐步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养老产业也面临机遇与挑战。

  据了解,11月6日,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签署《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协议提出,三地要协同规划布局养老机构,引导鼓励养老服务业积极向北京之外疏散转移,探索开展跨区域购买养老服务试点,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

  天津和河北在承接北京老人养老上,有很大的政策优惠,据了解,北京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北京企业在京外开设养老机构接受北京籍老人,有望获得北京市政府给予的补贴。目前,北京在河北高碑店试点建30万平米的养老社区,享受了北京市的政府补贴。

  京津冀取消漫游通话费 为三地深度融合开好头

  除了以上这些方面,京津冀地区还有一些惠民的政策,让民众生活更加便利,

  例如,三大电信运营商自8月1日起对北京、天津、河北的手机用户在京津冀区域内拨打京津冀电话(固话和手机),取消长途和漫游通话费,按本地通话费规则收取;对京津冀的手机用户在京津冀区域内接听电话取消漫游通话费。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群众感受最大的民生利好消息,为三地深度融合、公共服务均等化及便利化消除障碍和差异开了好头。

  京津冀三地试点物流标准化在2015年也有了企业联盟共推、单元化物流提效等创新成果。

  另外,京津冀三地均已同意互认人力资源市场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共同促进区域内人力资源服务业协同发展。这个举措直接推动了京津冀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简化了手续,民众办理起来也方便许多。

  ......

  通过梳理,三地在多个方面共享了民生福利,在服务民众、便利民众的同时,让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更进一步。

解读2015京津冀环保一体化:合力解决"雾霾恶循环"

  解读2015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三地政策力求统一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