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资讯抢鲜报
辽宁省超额完成生产性服务业分立目标
2016-01-04 17:06:00
 

  本溪市平山区东明路,众多金融机构在此扎堆,装修一新的本钢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大楼格外显眼。

  从“娘家”本钢集团分立出来“单干”只一年,就实现收入9000万元,利润8000万元,在钢铁行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这家财务公司俨然已成为集团一个重要的利润点。

  “无中生有”是本钢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伟对创业一年的总结。“我们公司打理着整个集团上千亿的资金流,既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又扩大了融资渠道和规模,而且还创造了利润,一举多得。”

  像本钢集团一样,2015年,在我省已有614户工业企业完成了生产性服务业分立,至此,两年时间里共完成1936户,占大中型以上工业企业的87.6%,超额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

  多举措绘出辽宁的“微笑曲线”

  “国内外的经验是,处于产业链两端的设计研发与营销环节附加值最高,这就是著名的‘微笑曲线’。辽宁作为工业大省,要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必须把内置在工业企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分立出来。”省地税局货物与劳务税处处长张进介绍。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从2014年起我省就启动了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分立工作。当年即有1322户企业完成了分立任务。

  “虽然目标完成得不错,但做起来还是挺不容易的。”张进说。

  要打破企业的惯有经营模式,牵扯到多方利益,开展起来总会遇到阻力。为此,我省将分立生产性服务业工作列为全省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并纳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的绩效考核中来。省政府成立了由省地税局牵头的领导小组,发挥税务部门的组织优势,并由多部门配合,协调推进开展工作。

  企业的经营活动毕竟是市场行为,要让企业真正认识到分立的好处才是关键。各级地税部门依托地方政府,围绕全球产业发展趋势与先进发展理念,协助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使企业管理者转变了思路,并通过典型示范的作用促进企业下决心分立。同时,运用好政策手段,完善落实了省及各市的税费优惠政策,让企业“有利可图”,打消顾虑。

  2015年,省政府又设立了分立工业企业500户的目标。结合上一年的经验,全省地税系统扎实开展工作,实际完成了614户,完成年初计划的122.8%,分立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615户。

  已分立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2040户

  企业即使有分立的意愿,但真正实施起来也并非一帆风顺。

  在原有企业架构下分立出新的实体,对于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来说仍存在着不少体制机制、人员分配、运营成本等诸多现实问题。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省地税局积极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分立前当好“参谋”,分立中当好“保姆”,分立后当好“顾问”。

  “2014年年底公司分立时,我们12月25日才拿到银监会的批复,在市地税局的协调下只用了两天就办完了所有营业手续,赶在年底前完成了当年的财务报表编报工作,这对于一家财务公司作用巨大。”赵伟深有感触地说。

  2015年,省地税局还在推进分立工作中建立了联络员制度,每家企业都有专门的税务人员作为联络人,定期走访企业,确保给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生产性服务业分立丰厚了我省服务业的家底。截至2015年年底,我省两年已累计分立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2040户,注册资本共计191.9亿元。

  大连瓦轴集团分立的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好护士药业分立的好护士集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朝阳飞马车辆设备股份公司分立的朝阳鑫马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已经初步拥有了行业或区域的优势竞争地位,成为母公司的重要增长点。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辽宁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