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一带一路”引领下,中国启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际产能合作的布局之年,国际产能合作将形成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国际产业体系重构的新动力。
其一,创造世界机遇,形成发展新布局。中国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是与世界分享合作机会,带动世界发展。中国已与五大洲的15个国家达成了产能合作协议,投资超过千亿美元。新的一年,国际产能合作的规模和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对提振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其二,聚焦重点领域,重建产业新架构。中国政府将基础设施建设、铁路、汽车、通信、航空航天等作为重点行业,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这不将破解我国产能过剩的瓶颈,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体系的国际分工地位,实现价值链跃升。
其三,创新方式路径,形成利益新格局。中国引领的国际产能合作,是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合作观的体现,不输出贫穷,不剥夺他人的发展机会。因此,在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要加强双边、第三方乃至多方企业间的产业合作,从“互利双赢”升级为“互利多赢”。
其四,注重协调发展,形成开放新局面。一方面,中国将通过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强合作机制和规则的协调,深化与世界各国的战略互信、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另一方面,有助于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促进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加快沿边地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总之,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意味着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互动的内容、方式和角色都将发生积极的变化。中国不仅出口终端消费品,还将输出资本品;不仅要提高吸收外资的水平,还将打造“走出去”升级版;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还要积极参与和引领规则制定。(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