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巢 制图(新华社发)
3万亿元成绩单的背后是我国高度成熟的互联网消费迅猛发展的生动写照,我国消费市场的容量和增长速度是阿里巴巴等电商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3万亿元是由“网上经济体”合力成就的,展示出“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所带来的新动能,在拉动内需、解决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买买买”的网购热情成就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截至3月21日14时58分,阿里巴巴集团宣布2016财年电商交易额达3万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在2016财年内(起止时间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有望超越沃尔玛,成全世界最大零售平台。从0元到3万亿元,沃尔玛用了54年,而阿里巴巴只花了13年。
“3万亿”正是中国高度成熟的消费互联网迅猛发展的生动写照。电子商务已绝不再是仅仅将销售渠道搬上互联网这么简单。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自2003年淘宝网成立以来,阿里巴巴已经初步完成了‘网上经济体’的生态建设。”
一个生态系统的胜利
中国消费市场的容量和增长速度无疑是阿里巴巴迅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市场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坦言,阿里巴巴的数据,离不开中国零售市场消费稳中有升的大背景。
但这显然不是电子商务能在中国“横空出世”的唯一原因。资料显示,沃尔玛全球门店数有11000家,全球有220万名员工。阿里巴巴只有8000多名员工,仅靠他们,显然无法撑起这庞大的数字。正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所说,阿里巴巴的成就来自于“一个由成千上万相信未来、相信互联网能让商业社会更公平、更开放、更透明、更应该自由分享的参与者们,共同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热情建立起来的一个生态系统”。
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时,8位敲钟人的身份分别是两位网店店主、快递员、网购消费者、电商服务商、“淘女郎”和“云客服”,还有一位来自美国的农场主,这正是对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形象展示。在过去的13年里,中小创业者、大型商超、在线零售平台、海外知名品牌邮政物流、银行等纷纷加入了这一生态……
而在生态系统之外,技术创新也在为这“3万亿”提供动力。从“去IOE”(在IT设备中去除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及EMC存储)开始,阿里技术发展策略逐渐从“商业软件”发展到自主技术和云计算构成的综合技术服务能力。阿里云与淘宝、天猫、支付宝共同构建的全球最大规模混合云,负荷了2015年“双11”中最多每秒14万笔的订单创建,每秒8.59万笔的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的格局形成,正在为整个电商体系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资源配置效率。
“新经济”成为价值创造引擎
3万亿元是由“网上经济体”合力成就的。在创造“3万亿元”的过程中,整个生态系统也展示出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所带来的新动能。从解决就业到“创业式就业”,从自身纳税到平台商家纳税,从电商扶贫到激活地方经济,阿里巴巴调动起全社会的资源,共同协作,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
义乌工商学院是电商创业的一个典型样本。义乌工商学院在校创业大学生每年约一两千人,主要在淘宝、速卖通等电商平台上起步。近5年来,这个被称为“淘宝大学”的学校共有1857名毕业生获得自主创业认定证书。
不仅仅是创业,电商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根据中国就业促进会的《网络创业就业统计和大学生网络创业就业研究报告》,伴随着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从中涌现出大量新职业,创造出千万量级的就业岗位。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仅阿里巴巴零售商业生态创造的就业机会超过1500万个。其中,仅淘宝、天猫平台上网店提供的就业就达1104万个,提供的电商物流领域就业机会203万个。
在传统观念里,电商企业往往是纳税的“灰色地带”。但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却为安徽芜湖一家名为三只松鼠的电商企业“点赞”,他表示:“三只松鼠2012年初创时仅缴纳税收12.5万元,第二年锐增到近600万元,2015年更是增至4300万元,连续3年翻几番增长。”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告诉记者,2016年公司缴纳税收将超过1亿元。根据阿里巴巴的统计,仅对天猫10家商家的调查显示,2015年缴税15.4亿元,比2014年增长60%。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纳税178亿元,这还不包括阿里巴巴投资的公司。
在这些可以用数字具体衡量的价值之外,从消费互联网积累的数据资源和解决方案,还尝试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互联网信用体系”“大数据打假”“金融风控新模型”等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产品,都让整个社会运行得更顺畅。
面向未来的新起点
3万亿元之后的道路通向何方?
曹磊认为,阿里巴巴拥有如此“巨无霸”体量之后,若要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首先,须在以下三方面再下功夫:‘下沉’(农村电商)‘出海’(跨境电商)‘消费转型’(智能硬件、消费金融);其次,要进一步与‘菜鸟网络’‘蚂蚁金服’发挥好协同效应,三大生态‘三剑齐发’”。
而在张勇看来,“3万亿”只是个新起点,阿里巴巴接下来的目标是:2020财年,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平台成交额过6万亿元人民币的公司;2024年,伴随商业生态的全球化,阿里巴巴将进一步成长为一个服务20亿消费者和数千万企业的商业平台。
如何达到这样的目标?张勇表示,一方面,要加强在“云、网、端”新商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云”是指云计算;“网”不仅包括原有的互联网,还拓展到物联网领域;“端”则是用户直接接触的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另一方面,则要为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我们对企业提供的价值,从简单的销售渠道变成多元化的商业基础服务,包括品牌认知、客户关系、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数据保管和分析、云计算等等。”张勇说。
张勇还特别强调,“要让阿里巴巴经济体中产生的数据得以自由流动,通过大数据的运算和数据的增值帮助企业的经营更加高效。”经过10余年的积累,阿里巴巴通过数据赋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健对此评价表示:“新的赋能方式,会带动整个生产者组织方式的不同,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同,价值创造方式的不同,甚至社会组织方式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一系列变化。”(经济日报记者 陈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