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电科院的潘多拉魔盒
2016-03-21 15:23:00
 

  电科院(300215.SZ)是一家第三方综合电器检测机构,主要从事输配电电器、核电电器等各类高低压电器的技术检测服务。

  2014年,电科院实现营业收入4.22亿元,其中高压电器检测业务、低压电器检测业务收入分别为2.51亿元、1.31亿元,占比分别为59.48%、31.04%。

  电科院属于重资产行业,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占比最大。对此,有业内人士向《证券市场周刊》记者爆料称,电科院一些设备原值明显高于市场价,存在虚增固定资产之嫌。而且,电科院上市之后资产规模大幅膨胀,但业绩却并未延续上市前夕的高增长神话,相反近年来连续大幅下降。

  此外,公司在建工程涉嫌延迟转固,存在少计提折旧虚增利润的嫌疑。

  固定资产之谜

  电科院资产科目体现为重资产特点。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2010年末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账面价值分别为2.9亿元、3.28亿元、1.35亿元,合计7.53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87.86%。

  电科院招股说明书第214页披露了“主要固定资产取得方式、原值及净值”,据统计,公司通过自建取得的机器设备原值合计1.49亿元,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高达51.38%。

  值得注意的是,电科院通过自建取得上述机器设备的时间点几乎全部发生于2010年2月、2010年10月,而在此之前,公司均是通过外购方式取得机器设备。

  电科院2011年4月正式登陆创业板,为何公司在上市前夕取得机器设备的方式,全部由过去的外购改为自建呢?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原因呢?

  “电科院是不具备自制设备能力的。”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透露。

  “通过自建方式增加机器设备,不排除有虚增固定资产原值的可能。”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例如机器设备市场价格为500万元,但通过外购加自建的模式可以变为1000万元,而电科院本身是不具备自制设备能力的。

  依据招股说明书,电科院当时所有的机器设备中,有1个断路器、2个SF6断路器,账面原值分别为607.57万元、110.26万元。招股书声称,这两个机器设备均是通过自建取得。

  上述业内人士称,一般断路器的价格也就是几十万元,SF6断路器的市场价格在20万元左右,不清楚电科院的采购价为何会比市场价高出来这么多。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致电电科院证券部,希望其能够做出解释,不过截至发稿仍未收到公司方面的回复。

  电科院2011年上市之后,固定资产继续大幅膨胀。截至2015年9月30日,公司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账面价值分别为14.91亿元、10.8亿元、2.76亿元,合计高达28.47亿元,相比上市前夕的2010年大幅增加278.09%,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80.7%。

  IPO前夕业绩暴涨

  电科院固定资产迷雾背后,《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注意到,公司业绩在2011年4月上市前夕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依据招股说明书,电科院2010年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73.37%;净利润6097.15万元,同比增长70%。而公司2009年的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仅增长11.78%、22.82%。

  对于2010年业绩大幅增长,电科院解释称,主要是因为2010年高压电器检测业务出现爆发式增长,随着2010年35kV高压检测试验系统及220kV高压试验系统陆续投入运营,发行人具备了从事220kV及以下等级高压电器主要检测项目的能力,高压检测收入金额及占公司检测收入比例迅速提高。

  招股说明书显示,2008-2010年,高压电器检测业务收入分别为148.17万元、444.63万元、6712.7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1%、4.32%、37.62%。

  电科院35kV高压检测试验系统及220kV高压试验系统,均于2010年投入运营。依据招股说明书第214页披露的“主要固定资产取得方式、原值及净值”,电科院2010年新增固定资产原值1.6亿元,其中2010年2月、2010年10-12月新增的固定资产原值分别为4164.81万元、11847.35万元。

  这也就意味着,电科院为上述高压实验项目所投入的设备大部分是于2010年10月份之后才达到预定使用状态的。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如果电科院高压检测业务中的大部分收入发生在10月份之后,那么高达6712.78万元的收入对应的试验时间是不够的,3个月无法完成检测;如果上述收入发生在10月份之前,那么电科院就存在未及时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有少计提折旧虚增利润的嫌疑。

  电科院招股说明书还披露,公司当时固定资产中仅有1个仪器仪表(三相谐波与闪烁测试仪)。上述业内人士对此质疑称,电科院仅有1个仪器仪表,能满足高达2亿元的检测需求吗?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电科院原授权资质仅限于中低压检测,那么其又是何时取得高压授权资质的呢?对于这一关键性信息,电科院招股说明书没有做任何的披露。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注意到,电科院2011年4月IPO之后,并未延续上市前夕的高增长神话,相反业绩增速大幅放缓。财报显示,电科院2010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89.14%,而2011年大幅放缓至41.61%。

  如前所述,电科院上市之后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大幅膨胀。但蹊跷的是,公司业绩却从2014年开始出现大幅下滑。依据财报,公司2014年、2015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54.64%、88.60%。

  对此,电科院在2015年半年报中解释称,受到复杂国际国内经济环境、行业内竞争逐步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市场拓展的力度不够,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及市场化的竞争中尚不能满足公司规模的扩大以及能力的提高,且前期市场拓展的成效也尚未集中显现。

  在建工程为何迟迟不转固

  电科院所处检测行业属性要求企业先期建设大量的实验室,项目竣工后将有大量固定资产转固,折旧费用往往是经营中最大的一笔成本。财报显示,2011-2014年,电科院折旧费用由2932.90万元激升至1.06亿元,2015年上半年折旧费用达6026.15万元,较2014年同期进一步增长21.56%,增加金额为1068.71万元。

  电科院2015年半年报中披露的“重要在建工程变动情况”显示,公司“新厂房基建工程二期”项目期末账面余额为1.78亿元,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工程进度均分别为104.31%。

  2015年半年报在介绍“非募集资金重大项目情况”时,电科院也表示该项目的工程进度已经达到100%。

  从上述公开权威资料可以看出,电科院的“新厂房基建工程二期”项目已经完工。电科院会计政策规定,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转入固定资产核算。

  既然该项目已经完工,为何上市公司仍将其挂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而不转入固定资产呢?截至发稿,《证券市场周刊》记者仍未收到公司方面的回复。

  众所周知,在建工程延迟转固可以减少折旧成本,同时利息继续资本化可以减少财务费用,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财报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上述项目利息资本化的累计金额为4103.01万元,当期利息资本化金额414.51万元。按照10年折旧年限计算,电科院上述项目每推迟1个月转固,就少计提折旧148.33万元;每推迟1年,则少计提折旧178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电科院201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仅有683.33万元。因此,电科院是否及时计提,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而在此背后,《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注意到,电科院在2015年7月27日晚间发布增发预案,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7.5亿元,其中3.8亿元用于直流试验系统技术改造项目,3.7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

  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电科院2013年相继完成了对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下称“苏国环检测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下称“三方公司”)及华信技术检验有限公司(下称“华信公司”)的股权收购。

  不过,这三家公司的经营数据并不乐观。财报显示,2015年上半年苏国环检测公司、三方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79.79万元、141.05万元,而华信公司则亏损37.31万元。

  电科院在2015年半年报中也坦承,公司已充分意识到潜在的商誉减值风险,从收购源头开始控制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的商誉减值风险。

  财报显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电科院账面商誉有3274.48万元。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