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邱新海代表:把国际麻纺博览会办的更好
2016-03-16 08:36:00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工商联常委、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新海(中国经济网记者刘伟 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6日讯(中国经济信息记者 张继勇 刘玮) 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工商联常委、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新海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从国家层面支持中国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把国际麻博会的举办推向一个新高度。

  麻作为一种天然纺织原料,在我国远古就已被认识和利用,《诗经》中的“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就是关于麻加工工艺的记载。中国是世界上麻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苎麻是我国独有的特色资源,俗称“中国草”,总产量约占世界的90%。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近年来,麻纺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含麻服装的出口一直是拉动我国麻纺产品出口的主要力量。国内已经形成了从“原料种植-纤维生产-纺纱-织造-印染”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麻纺织大国。

  麻类纺织品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随着日本、韩国等亚洲周边国家的消费量增大,印度生活水平的提高,该产业呈现出广阔的国内外市场空间和对外合作前景。

  邱新海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江西全省已形成苎麻种植、夏布、夏布文化旅游产品,苎麻、亚麻、大麻微生物脱胶,纯麻、麻混纺织造、面料以及服装家纺品牌终端产品共同发展的格局。2014年起,仙女湖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扩大了麻纺产业在国际国内纺织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依托我国麻纺产业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强的产业基础,鲜明的产业特色,特别是通过中国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这一平台对接国家“走出去”、“一带一路”、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使纺织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产生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为此,邱新海代表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提升规格,扩大影响。建议从国家层面给予中国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大力支持,保留中国(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的冠名。建议今后的麻纺博览会由省人民政府、中纺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主办,相关部委能够给予麻博会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麻纺企业借助这一平台将几千年的麻纺文化发扬光大,让传统麻纺产业焕发出“一带一路”的时代光芒。

  二、重点倾斜,全力支持。目前,亚麻、苎麻等麻植物的种植水平、生产工艺以及机械装备还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时期,尤其是苎麻、黄麻加工装备的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麻纺产品发展的主要瓶颈。建议从国家层面给予亚麻、苎麻等麻植物种植补贴,加大对苎麻加工装备的研发投入力度,通过对接“中国制造2025”,联合有关部委和科研院所,突破麻纺产业发展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瓶颈,推动麻纺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真正走出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代表委员小资料:

  邱新海,男,汉族,江西分宜人,1965年12月出生,高中文化程度,是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西代表团)。现为江西省工商联常委、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西省纺织工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