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鲁贵卿代表:倡导“分布式办公”和“居家办公”
2016-03-15 15:25:00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鲁贵卿。(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雪铭 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5日讯(中国经济信息记者 张继勇 王雪铭)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鲁贵卿在代表驻地接受采访时表示,针对大城市中办公地产库存高、人们通勤时间长等特点,建议倡导“分布式办公”和“居家办公”。

  近几年来,鲁贵卿在全国主要城市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据鲁贵卿代表提供的数据显示,上班族的平均单程通勤时间,北京是52分钟,上海是51分钟,广州46分钟,大连37分钟。也就是说,一线城市的上班族,每天平均要花近2个小时在路上。“上班族普遍都对通勤时间长的问题有着困扰,而这一的问题也带来了,如交通拥堵、雾霾加剧、资源占用、能源消耗、人力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拿北京举例,北京市每年因交通拥堵造成的损失高达1056亿元。”鲁贵卿说。

  鲁贵卿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分布式办公”是指同一公司选取多个地点作为办公场所,并通过互联网等手段保证办公效率,以使人们实现就近上班的办公方式。

  一方面,“分布式办公”符合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在共享经济的情况下,整合改造供给端资源,从供给侧的视角激活高端产品品质,为落后办公注入新型办公主题业态,创造供给结构的灵活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打造新型办公模式;另一方面,“分布式办公”也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改变办公不动产的实践,将社会资源和企业运营组织架构构建在移动互联网现代信息的手段上,借助于大数据来提升产品、服务的优质体验感和精准性。同时分布式智慧办公也是面向未来,面对90后多样化和个性化新型消费群体的新增需求。

  尤其是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分布式办公”将为中小型规模的团队(无论是大公司中的项目团队还是中小型企业组织)灵活匹配适应其需求的空间及设施开发,这里蕴含着极大的市场前景。同时,“分布式办公”将极大的激发企业及各种组织进一步扁平化、去中心化和开放化。

  鲁贵卿举了一个事例。一家名为“办伴”的初创企业,定位于分布式移动办公空间,计划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布点办公出租空间,每个点可以容纳300到600个工位,方便企业灵活租用工位。企业的员工就可以根据居住地选择就近的工位工作,不必远距离奔波去城市的另一个地点上班,降低了交通上的时间成本和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上,“办伴”摒弃了现有商务中心或者服务式办公室千篇一律的大开间和小隔间的做法,通过对工作、会议、休闲等商务活动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多个维度的复合转化,有效的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使得整个空间成为极具体验感、舒适度以及满足客户特定行为模式和归属氛围的高附加值空间载体。同时,它结合线上移动互联网技术,将IT智能化办公平台充当线上虚拟办公室,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所有办公网点连接。

  鲁贵卿表示,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居家办公”也更加容易实现,且具备通勤零时间的绝对优势,但是比起“分布式办公”,“居家办公”在办公效率上面却略显不足,但也是值得推广的方向。

  从国际趋势来看,全球大都市如纽约、伦敦、东京,都有类似“分布式办公”和“居家办公”的成功案例,这将注定是未来办公人性化的发展趋势,也是城市交通和城市环境改善的良策。

  对此,鲁贵卿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议国家对“分布式办公”和“居家办公”给予关注和扶持,并将其作为未来新型办公的新趋势,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制度设计,建立科技创新研发基金投入。

  二、建议国家对“分布式办公”和“居家办公”的实践企业、服务提供商给予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打造中国在新型办公领域的世界级领先品牌。

  三、建议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选取具备条件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试点,倡导与推广“分布式办公”和“居家办公”的实践,推动落后办公模式的转型。

  代表委员小资料:

  鲁贵卿,全国人大代表。1958年1月生,河南长岛人。现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