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基金公司人事变动升级 高管变更有望刷新历史新高
2016-03-14 16:06:00
 

  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奔私潮”露出减缓迹象,然而基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却在迅速升温。数据显示,一季度还未结束,今年以来就有近40位基金公司高管发生变更,刷新近5年来同期新高。

  从历史数据看,2011年有47家基金公司发布高管变更公告,2012年有39家基金公司高管变更公告,2013年全年变更为43家超过70起,2014年65家高管变更达到98起,2015年更是超过100起,出现史上最大规模高管变更潮。

  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股权激励政策刺激、泛资管时代全面展开,基金公司高管变动可能会在最近两年继续扩大,待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之后,可能高管变动会稳定。未来还可能有基金公司上市,借助上市后成为公众公司,更有效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最近从南方基金离职转投前海开源基金的杨德龙也透露,前海开源实行事业部制,也有股权激励,其兑现效率和分成比例在业内较有竞争力。

  总经理变动影响巨大,去职引深忧

  3月5日,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发布公告,总经理陶耿因个人原因于2016年3月3日离职,总经理一职由董事长林昌代任,这也是今年以来离任的第六位公募总经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基金公司共发布35则高管变更公告。据了解,这38位变更高管涉及30家基金公司,其中有6位副总经理、5位总经理离任。

  据了解,在目前公募基金的管理体制中,总经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业内人士指出,一旦总经理发生变更,“往往会引发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团队乃至投资理念的变化,而这些对于公募基金公司来说,恰恰是至关重要的核心资产”。总经理的变动对于公募基金公司的影响甚大,“这在以往的案例中也基本得到验证”。

  7家基金公司督察长离任,5位不知去向

  除总经理、副总理外,今年以来基金公司督察长一职的变更似乎格外频繁。

  3月8日,嘉合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原督察长李永梅因个人原因离任,由公司总经理徐岱代任该职位。这也是年内第七家基金公司发生督察长离任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离任原因中,个人原因仍是多数督察长离职说明。而在七家督察长离任的基金公司中,仅平安大华基金和永赢基金督察长的变更原因为因工作调整,另外5位则去向不明。

  上述5人分别为,嘉合基金原督察长李永梅、金信基金原督察长雷振锋、景顺长城基金原督察长黄卫明、中欧基金原督察长黄桦、浙商基金原督察长闻震宇。

  高管变更潮背后,行业环境正在发生剧变

  基金行业高管变更潮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是当前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万众创业浪潮推动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基金行业竞争不断加剧,行业财富不断向优势龙头公司集中,特别是近年来,基金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规模最大的十家基金公司和二十家基金公司所占市场规模均创出了相当长时间以来新高。众多成立较晚或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公募业务举步维艰,发展困难重重,而股东又多急于求成,力图通过换帅打开局面,于是造成总经理“换手率”大增。

  另一方面,虽然整个公募行业规模不断创出新高,但这主要是由盈利能力最低的货币基金带动的,若剔除掉货币基金规模,可以说非货币基金规模处于长期停滞的状态。公募基金总体上处于不断地赎旧买新的循环中不能自拔,多数基金公司有效管理规模或原地踏步,或不升反跌,总经理自然成为了公司滞涨的“替罪羊”。因此,可以说,基金公司总经理变更潮的出现凸显出的是行业竞争的激烈以及长期徘徊不前。

  除了行业发展情况不佳,基金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总经理频频辞职,在股东利益至上的基金业,总经理不过是一个高级打工仔而已,虽然近年来也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股权激励,但行业本身发展不顺利使得这种激励也变得缺乏吸引力。

  相比表面繁荣实质滞涨的公募基金,近年来私募基金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势头,股市的活跃和私募基金的大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包括基金公司总经理在内的各类投资人才投身创业。相比公募而言,私募基金天然的机制优势成为基金公司总经理等高管们辞职创业的决定性因素。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