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王永耀代表:全面实施转型 破解城市“衰老”之惑
2016-03-12 10:14:00
 

全国人大代表、石嘴山市长王永耀。(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凌 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2日讯(记者 许凌) “其实随着社会前进发展,城市也会‘衰老’的。自从石嘴山市与甘肃白银、辽宁阜新等国内69个城市一样,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以后,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越来越严峻,那就是城市‘老了’怎么办?”石嘴山王永耀市长独特的开场白让记者急切想知道这个“老”了的城市走过的新路经。

  石嘴山市是宁夏工业的长子,为自治区生产出第一度电、第一吨煤,第一吨钢铁、第一吨活性炭……建市55年来为国家贡献了200万吨优质太西煤、2000多亿工业产值、200亿税收。进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石嘴山与其他“老了”城市一样,随着资源枯竭城市经济社会面临重重困难,举步维艰。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石嘴山的确“老”了。这个依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煤采没了,采煤的人老了,产业旧了。尤其是环境破坏到极限,曾被列入权贵哦重点污染城市第4名:空气中二氧化硫严重超标,采矿区附近90%的天然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固体废弃物以每年260万吨的速度递增……

  城市“老了”怎么办?王永耀称,国家最先伸出双手。自2008年国家出台政策给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给予转移支付支持,多年来石嘴山累计得到26.3亿的转移支付。不可小视这笔钱,它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七八年来,石嘴山市通过它撬动了多家银行的几百亿贷款。石嘴山人不服老!转型,转型,全面地实施转型。一句话,以前几十年的发展思路,推倒了重干!

  如何改善人的生存环境?生态转型首当其冲。王永耀指出,石嘴山在环境改造方面实施三步走:首先是治污。建立3个循环经济园区,全市122个企业投巨资上马循环经济项目;关闭了138个环保条件不达标的中、小企业,关停整顿了161家采煤、采硅的小矿厂。截至2014年底,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年利用率达到410万吨以上,工业废水排放量消减67.8%,COD排放量减少86.7%,烟尘、粉尘排放分别减少59%和72%。其次是蓄水。投资数亿元,将防洪工程变为综合利用工程,利用每年雨季贺兰山多条山沟爆发山洪汇集的雨水,修复成200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昔日一个垃圾成堆、蚊蝇肆虐、臭气熏天的乱泥塘,成为今天山水相连、树木葱茏、鸟飞鱼跃的星海湖。第三是造绿。实施《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即城郊播绿、道路造绿、见缝插绿、拆违还绿、拆墙透绿。目前,全市森林资源面积为10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4.2% ,城市绿化覆盖率为36.7%。

  城市与人的发展问题是最大的瓶颈,石嘴山产业转型迫在眉睫。石嘴山市工信局局长杨志国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尽管全市煤炭资源濒临枯竭,但是还有丰富的硅石、石灰石、铁矿石、白云岩等十几种稀有矿产,还有电力、机械制造、稀有金属等21个门类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人才”。按照做专、做大、做强的思路实施产业转型。何为做专?根据国内趋势产业特点先后建立能源化工、机械装备、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等4个工业园区。何为做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对市内优质企业进行“强强联合”,通过与中国煤炭科学院、中国重汽和三一重工“联姻”成功,煤机一厂、二厂、三厂分别重组为天地奔牛集团、西北煤机二厂和三一骏马集团。何为做强?有了大规模和高技术,不愁独占鳌头。天地奔牛集团连续多年为煤炭机械行业技术研发专利水平国内第一,效益利润全国第二;西北煤机二厂研发的远距离皮带输送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东方钽业集团多年来跟踪国际技术,目前已拥有20多项国内专利和7项国际专利。

  “城市转型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最棘手的便是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石嘴山市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介绍说:资源枯竭使得仅70多万市区人口的石嘴山市,16万人面临下岗、转岗,采煤沉陷区35182户城乡居民住宅受损,特困人口高达1.9万人,加上每年2万失地农民进城,石嘴山民生攻坚任务异常艰巨。产业解困。由于注重在四大工业园区上马劳动密集型项目,累计解决3.8万就业岗位;社区与输出 就业。在加大对城乡流动人口的技能培训累计实现劳动输出就业6.29万人,投资建设现代化社区标准,社会去就业累计达到8206人;创业园区就业。通过实施小额贷款制度和税收减免政策,八年来全市共发放再就业担保贷款2.4亿元,共扶持在就业经营18732户4.3万人创业就业。另外累计投资169.9亿元,建设了7.79万套保障房使十几万采煤沉陷居民搬进新居,累计投入近30亿元,解决了全市教育、医疗、养老等一系列民生难题。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全市‘山水园林,重工基地’的城市特色凸显,然而进入新时期新常态,石嘴山经济再次进入‘瓶颈期’”,石嘴山市委书记彭友东说。

  彭友东称,应该看到,全市生态和民生转型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可是产业转型成效缓慢。随着近两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由于产业结构的“先天畸形”,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继续扩大,停产半停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去年初全市工业增加值仅为0.1% 。减负担降成本、定向“补血”调结构、包抓跟踪保增长…… 2015年如此大干苦干加巧干150天,全市工业增加值反弹至8.2%。

  城“老”心不老、锐气不减!彭友东指出,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新常态下石嘴山将主攻方向敲定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1+3”方案,重点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电石化工、冶金四大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型煤化工三个特色产业,力争到2017年,四大产业集群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

  代表委员小资料:

  王永耀,全国人大代表。1958年6月生,河南温县人(甘肃兰州出生),1976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石嘴山市委副书记、市长。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