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雷雪芹代表:必须重视改善农村生态居住环境
2016-03-10 10:06:00
 

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政协副主席雷雪芹。中国经济网记者梅淑娥/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0日讯(中国经济信息记者 梅淑娥)9日上午,河南代表团举行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政协副主席雷雪芹在接受采访时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现在一些农村饮用水、大气和土壤不同程度被污染,农村环境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改善农村生态居住环境必须引起重视、加强治理。

  雷雪芹代表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当前农村秸杆随地堆放、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加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政策支撑薄弱,农村环境保护起步难。目前,农村环境缺乏必要的立法保护,农村农药化肥滥用、生活污水散排、杂物焚烧等污染环境行为长期缺乏约束,管理执法支撑不足、底气不足,农村环保工作难以实质性起步。

  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环境保护推动难。农村环境保护公益性强、投资回报率小甚至没有回报,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同时,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绝大部分乡村没有基本的垃圾、污水收集设施,污染治理基本处于无效管理状态。

  三、管控缺乏有效手段,农村污染源治理难。村民对环境保护缺乏基本认识,个人生活行为没有考虑环境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小农户生产模式和影响农户生产行为的现行农业补贴政策更加大了农村污染治理难度。农村污染源分散、污染物收集与运输困难,污染治理运行成本高、效益低。

  四、监管长期缺位,农村环境保护落实难。农村环境保护缺乏统筹协调机制,无法将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环保职责进行整合。承担农村环保监管职责的基层环保部门机构不健全,环保执法能力整体偏弱。长期以来形成的村居生活行为游离于环评、环保验收等法律制度之外,形成监管空白。

  雷雪芹代表建议:

  一、加快建立法律支撑,为农村环保工作提供法制保障。通过人大、政府、政协和民主党派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直通车渠道,呼吁国家加快建立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快速实质性启动。各级政府要牵头研究制定本级农村环境污染规划,协调财政、环保、民政、水利等相关部门,细化污染防治具体措施,防止部门管理交叉和缺位。

  二、完善工作机制,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组织保障。

  首先加大政策引导。统筹乡村清洁工程、美丽乡村、生态村创建等项目资源,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扶贫开发、农村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等有机结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领导机构和责任分工,建立了政府引导、县乡主体、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完善投入机制。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加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投入。

  三、广泛宣传发动,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舆论支持。

  省市级层面,在新闻联播、日报和电台开设“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专栏进行宣传,报道先进村庄、乡镇典型;以省、市相关政策、县区推动措施、各地创新做法为重点,依托手机报进行宣传报道,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铭记炊烟里的乡愁”为主题,持续发布工作动态信息。县区层面,各县区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责任主体,通过组织乡村干群外出观摩学习、会议动员、专题宣传等方式,不断把宣传发动推向深入。乡村层面,可采取印发倡议书、刷写固定标语和墙体漫画、发放图画小册子、放映农村小电影、出动宣传车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政策措施,大力倡导农村健康整洁新风尚,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强化推进措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创新载体,全面推进。坚持培育典型和全面整治相结合,坚持点上示范引领、面上整体提升,以“环境整治月”、“清运秸秆净化环境”、“百日攻坚”、示范乡镇创建等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定期清理农村积存垃圾、杂物和卫生死角。二是结对帮扶,合力推动。建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分包指导和部门督促帮扶责任制,结对共建开展“清洁家园、美丽乡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的作用,建立合力推进、上下联动的帮扶机制。同时,积极引导在外创业有成人员支持家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三是定期督查,年终考评。建立检查、督导考评机制,制定考评标准和方案;对督查中发现的、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严格落实。根据督查情况对乡镇进行评比排序,对工作推动力度大、有创新性举措的乡镇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环境整治效果差的乡镇,督促其加快整改落实。对年度排名靠前的乡镇给予表彰。

  五、突出工作重点,加快建设农村日常保洁长效机制。

  首先是全面加强农村保洁员队伍建设。以乡镇为单位,着力推动农村保洁人员全覆盖,加强农村卫生保洁、垃圾清运长效机制建设。保洁人员定岗到人,范围涉及每个村庄,并具体到乡镇范围内的各级道路。以达标村、示范村、示范路段为基点,辐射带动乡村主干道及周边村庄逐步实现环卫保洁常态化管理,通过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村庄和乡镇,带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体上水平、上层次。二是积极探索垃圾收集清理模式。村里负责垃圾运送到垃圾集中收集点,由市、县环卫部门负责后面环节的运输和处理。对距离市县垃圾处理场较远的乡镇,由于转运到市县垃圾处理场需要大量的费用,可采取 “户三包、村收集、乡镇转运处理”等收集清理方式。三是探索垃圾和污水出路问题。在垃圾处理方面,在集中填埋处理的基础上,试点探索垃圾无公害焚烧处理方式,破解垃圾减量难题。污水处理方面,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着手建设污水管网,选择试点集中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村内的沟渠和坑塘,一部分村庄采用清垃圾、撒石灰粉,种植芦苇、莲藕,定期补充水源等措施进行水体净化,一部分村庄直接把坑塘填平,变“垃圾坑”为健身广场或小游园;还有一些村庄把坑塘租给村民种植、养殖,由租用者负责管理。四是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不断加强村庄道路、供排水、文化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美化村容村貌。五是同步推进“人的新农村”建设。把环境整治与文明创建有机结合,以“三留守”人员爱心服务站建设为载体,深入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庭矛盾调解、志愿者服务等工作,开展“美丽之家”、“星级文明户”、“清洁卫生户”等评比活动,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代表委员小资料:

  雷雪芹,全国人大代表。汉族,河南洛宁人,博士,教授。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十大女杰”。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