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杨金生委员:中医药"走出去"要以服务"一带一路"为重点
2016-03-06 14:40:00
 

全国政协委员杨金生。中国经济网记者刘伊玲/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6日讯(中国经济信息记者 刘伊玲)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不断提升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成为2016年中医药发展的一大重点。

  全国政协委员杨金生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为中药“走出去”支招,杨金生委员说,中医药走向世界,首先是文化和服务先走出去,加强中医药援外服务,增加中医服务的窗口,让中医服务看得见、摸得着。其次是通过以针带药,光是“医”不行,一定要“药”走出去,在国外有30多万的针灸师,针灸适应症广,疗效显著,操作安全,通过针灸师来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让大家了解中华文化,进而了解中医药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医药走出去;我们要以服务“一带一路”为重点,积极与沿线国家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交流活动,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为此,杨金生委员为推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一是进一步夯实中医药工作的组织架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召集人,定期召开国家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研究中医药发展具体政策措施和解决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统筹规划职能,与中央跟进看齐,防止“高位截瘫”。

  二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发展政策落实。加快《中医药法》立法进程,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增加中医药章节和项目,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政策,完善中医药服务的鼓励政策,如中医药服务价格形成和补偿机制等。

  三是进一步把中西医并重方针落到实处。从思想认识、法律地位、学术发展与临床服务上,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尊重中医“师带徒”和一技之长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坚持中、西医相互取长补短,适度提高中医类体现劳务技术项目的服务价格。

  四是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产业化全面发展。加大科研投入,借助现代技术,实现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制定中医药产业发展鼓励政策,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中医养生保健、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服务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多途径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代表委员小资料:

  杨金生:医学博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