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刘永好代表:新希望将在3至5年内帮助一万个贫困户脱贫
2016-03-06 08:46:00
 

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资料图)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 华青剑 专栏)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民营企业也应该有所担当。刘永好表示,政府靠什么去推动实施呢,还是要靠方方面面的办法和措施,通过企业参与的社会扶贫,这就是一个措施。全国工商联提出“万村千乡计划”,希望我们工商联的企业到贫困地区去,通过扶贫事业等等帮助农民脱贫。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6年重点工作有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刘永好表示有一个愿望,就是在三到五年时间里帮助一万个贫困户脱贫。那么,新希望集团将如何做呢?

  “我们集团有养猪养鸡的相关产业,能不能设计一种对精准扶贫有帮助的、专门的办法,既发展现代养猪业,又能够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又能更多解决就业问题。”刘永好思考着。

  刘永好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经过几年的实验,新希望向四川省政府提出,可以在四川帮助一万个农民精准脱贫,大概需要三年到五年的时间。具体措施是:我们在所选定的需要重点扶持的区域选择比较符合养殖、有相应的一些资源,在那个地方建种猪厂、建饲料厂、建加工生产体系、建技术服务体系,这些都是我们企业来承担。

  接下来,帮助上千户农民建立上千个家庭农场,农户在自己的地里面建一个能够养五百头猪的猪场,猪场的标准图纸、规范条件都是我们企业因地制宜的提供。

  “政府基金支持一些,银行给一些贷款,我们做担保,农民自筹一下,大概30万元左右就可以建一个猪场。”刘永好表示,我们用科学技术、种猪、优质的饲料、市场综合服务来帮助农民,使农民科学的养猪,能够保证农民每年每头猪超过100元甚至150元的收益。对于贫困地区来讲,一年有15万的收益比在外务工还强,这是农民产生“造血”的路。

  “有人说养猪是不是波动很大,我们和农民达成协议,通过科学的办法降低成本,最终保证了农民的收益。”刘永好表示,我们有技术的优势,有原料的优势,有市场的优势,我们有现代化养猪要素的方方面面。

  刘永好透露,目前这样的办法,已经在四川凉山州实施了,在南充的仪陇县正在推行。 “不但在四川这样做,还会在全国比较有优势的地方做。比方说河北、山东、广西等省。”刘永好说。

  代表委员小资料:

  刘永好,生于1951年9月,四川省成都市人,祖籍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乡。毕业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四川首富。[1] 现任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公司董事长、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