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5日讯(记者 郝红波 专栏)“在当前我国国情下,通过鼓励盘活存量房进入养老产业,探索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的社会化养老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对于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国应鼓励企业将存量房由出售转经营,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助力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常委、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中国经济网记者 郝红波/摄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发明显,老年人在社会人群中的比例逐渐增大,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老龄人口已达2.12亿。截至2015年3月底,全国各类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31833个。机构、社区等养老床位合计达到584.0万张,其中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197.3万张。目前,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27.5张,同比增长10.0%,增长幅度明显,但按照“百名老人5张床位”的国际标准计算,我国养老床位仍有较大的缺口。
“而当前我国房地产存量房规模巨大,大量存量房亟待寻找出路,养老地产相关政策还不明确。基于以上问题,盘活存量房供给养老事业有利于解决目前双方面的困境。”翟美卿委员认为。
由此,翟美卿委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回购存量房,为养老机构提供经营场所。
我国绝大部分存量房位于远郊区域和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库存压力高,楼市活跃度低,房地产企业经营困难。而从养老地产的开发角度,远郊区域和部分三、四线城市一般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养老产业具有许多先天优势,以养老产业带动存量房盘活,鼓励企业将存量房由出售转经营,具有现实意义。建议政府将满足条件的存量房采取统一回购的方式,建设公办养老机构或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政府回购存量房、采购服务、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满足养老保障需求,既盘活了存量房,解决了房地产企业的压力,同时又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
其次,支持房地产企业与养老机构的合作。
建议由政府搭建线上线下沟通合作平台,为房地产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提供交流合作的空间。线上平台把有意向将存量房往养老地产方面发展的房地产企业与养老机构的信息实现同一平台精准对接,由政府进行双方信息的搜集与管理,实现由政府引导,促成房地产企业与养老机构的全面合作。线下可以开展养老产业发展交易会,由政府主导在存量房密集地举办房地产企业与养老机构共同参与的项目合作交流会,进一步实现双方的合作。
再者,推动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向养老地产转型。
2013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在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投融资、用地、津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补贴养老产业的发展。但目前养老地产没有明确的定义,且不纳入民政部养老产业范畴,也就是说房地产企业在发展养老地产暂时无法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因此,要明确养老地产范畴,规范养老地产准入门槛,在养老设施、医疗设施、养老服务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对符合条件的养老地产给予政策补贴、税收减免等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向养老地产转型。
此外,引入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养老产业建设。
目前,养老地产投资大、周期长,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而金融机构恰恰可以提供低成本、多元化融资渠道。建议房地产企业提供存量房、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健康管理、文体娱乐、餐饮等服务,共同发展养老产业。
代表委员小资料:
翟美卿,现任香江集团总裁、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常委、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主席。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