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炒房行情火爆A股
2016-03-03 07:28:00
 

  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供给侧改革题材股昨天全面爆发,沪指飙涨4.26%创出年内最高日涨幅,50多只地产股封上涨停,堪称A股“史上最牛板块”。

  盘面

  地产成“史上最牛板块”

  昨日两市做多行情延续,行业与题材板块同时发力,沪指上攻2850点,上涨4.26%,创出年内第一大日涨幅,创业板指数重返2000点,上涨4.27%。

  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各地政策层出不穷,抢房场面越演越烈。房地产板块延续前日势头,地产股昨天狂掀涨停潮,板块暴涨8%,保利地产、深深房A、世联行、荣盛发展、栖霞建设、广宇集团等50余只个股集体涨停,占两市涨停股近三成,此外70只个股涨幅均超5%,堪称“史上最牛板块”。

  昨天各地一线地产公司吹响了集结号,在涨停榜下整装待发,大有南北联手、东西互动的意味。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北京和浙江,前者有北辰实业、华远地产、首开股份、大龙地产和财信发展,后者则有宁波富达、京投银泰、浙江东日和滨江集团,共9家区域地产公司荣登涨停榜。第三名是广东地区,格力地产、世荣兆业和华发股份封上涨停板。

  此外,上海的城投控股、大名城,深圳的深深房A和深振业A,福建的泰禾集团和阳光城,江苏的栖霞建设和凤凰股份,湖北的福星地产和南国置业,天津的天保基建和广宇发展,贵州的中天城投、云南的云南城投、安徽的中弘股份、海南的亚太实业、辽宁的铁岭新城、吉林的顺发恒业、重庆的金科股份、四川的S前锋、河北的华夏幸福也封住涨停。

  个股

  栖霞建设三涨停

  早于大盘启动反弹行情的栖霞建设,已经连续三个涨停板,成为地产板块的急先锋。

  业绩、地块和概念,成为栖霞建设股价跳升的驱动器。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5年度栖霞建设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68亿元至2.0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200%到1500%。栖霞建设披露,当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结构发生变化:结转商品房项目营业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南京地区的商品房项目在结转收入中的占比大幅提高;加之本期房地产项目平均销售毛利率也有一定程度提高,且上期基数较低,使得2015年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据了解,公司商品房开发项目主要分布在南京、苏州和无锡,今年南京市商品房市场回暖,公司商品房销售业务将受益。

  栖霞建设还参股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和创业投资基金,同时加大股权投资力度,中城投资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去年11月,公司设立房地产电商子公司,将打造社区互联网服务五大功能。2015年11月6日,公司公告称,公司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星连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

  观点

  券商看好房地产

  2月29日晚间,央行宣布自2016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多家券商连夜发布研报解读。券商解读的利好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银行、非银金融和有色金属四大板块,房地产是最被券商看好的板块。2月29日和3月1日两天,11家券商发布20篇关于房地产行业的研究报告,而今年1月份和2月份券商平均每月发布的关于房地产的研报数量仅有60多篇。券商两天研报数量就接近平时一个月的三分之一,可见对其看好程度。安信证券最为高产,仅3月1日一天就发布了5篇房地产行业研报。

  3月1日,大盘于午后展开反弹行情,两市共有63只股票涨停,房地产概念股有9只股票涨停,位居各大板块之首。

  在众多降准受益行业中,券商最看好的还是房地产板块。多家机构预计地产股后续股价上行的驱动因素将主要来自于政策层面的边际改善,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量升价平”格局。

  被安信证券提到最多的是房地产板块中的国企改革标的。安信证券表示,地产板块国有企业共67家,占全部142家地产企业的47%,近半壁江山,是国企改革的重点板块之一。而且地产板块持续利好,降息降准和降首付之后又免税,行业政策友好。

  发表研报数量仅次于安信证券的是长江证券,两天发布了4篇房地产行业研报,主要关注房地产成交量持续上升。长江证券表示,本周我们覆盖的45个大中城市合计成交634.56万平方米,环比升53.58%,成交量上升速度加快。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有所上升。本周我们覆盖的16个城市房价为16023元/㎡,环比升16.21%。

  趋势

  “聪明资金”继续抄底

  继前九个交易日沪股通资金连续流入A股后,昨天外资继续加码抄底A股,截至收盘,沪股通资金流入29.92亿元。

  本周一沪指大跌2.86%,沪股通资金精准抄底,净买入17.06亿元A股,周二沪指上涨1.68%,沪股通资金净买入5.03亿元。

  从历史经验来看,沪股通资金秉承着价值投资的观念,在股价下跌时频频抄底低估值个股,因其相对精准的布局时机,被市场誉为“聪明的资金”。在其实际操作中,沪股通资金很少出现追涨杀跌的行为方式,更多地倾向于对低估值绩优股的中长线布局。

  业内人士认为,沪股通资金在市场调整中的逆市操作更多出现在一轮调整的底部。2015年8月18日至8月26日,7个交易日沪指累计下跌26.7%,3个交易日单日跌幅超5%,分别出现在8月18日、8月24日、8月25日。数据显示,在8月18日调整首日,沪股通出现净流出,当日净买入额为4.83亿元,而在调整临近结束之时,8月24日、8月25日两个交易日沪股通资金选择大举北上,均使用了超六成的每日额度,分别净买入81.49亿元、79.81亿元,这两个交易日也是去年至今沪股通净买入额最多的交易日。文/本报记者 刘慎良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青年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