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张近东委员:鼓励跨境电商O2O模式 把品质消费留在国内
2016-03-02 16:11:00
 

张近东2015年参加两会,建言献策。(资料图)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日讯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随着一二级城市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三四级市场城镇化的加速,以购买海外商品为代表的品质消费和品牌消费必将迎来高增长。同时,今年4月,跨境电商税制改革新政将正式实施,新政的出台意味着过去三年多跨境电商试点工作完成,这也必将给行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消费群体称号。而今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总额则有望突破6万亿,并在未来几年保持每年30%的增长。

  伴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水涨船高,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由于通过电商平台只能实现海外商品的线上购买,缺乏实体产品体验,并且从支付、配送到提货耗时较长,退换货手续复杂,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在此背景下,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建议,鼓励跨境电商O2O的发展模式,构建便捷的实体消费场景。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张近东连续第二年就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跨境电商O2O的发展模式,既能让国内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同等的产品和服务,又能带动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把海外消费留在国内,为国内企业增收、创收。”张近东表示。

  提案首先建议,打造“前店后仓”式的O2O商业体,实现体验、提货一站式功能。利用线下店面公共展示、体验、服务的优势,择优选取一批平台型实体企业,把保税仓建在店里,将门店仓库作为保税仓监控管理,实现展示、体验、销售、支付、即买即提等多重功能。同时还可以借助实体平台的安全、可信性,在线下进行个人信息的征集工作,逐步完善跨境电商企业的个人信息系统,优化消费者跨境购物体验。

  其次,张近东鼓励创新清关和口岸服务形式,试行“网络清关”。海关和检疫检验等部门可以共同制定针对非保税区内的海外购展销店/专区的快速清关模式,尝试将把海关信息系统切入非保税区内的展销店/专区,以通过互联网上系统完成清关工作,提高商品流转效率。

  当“爆买”获选日本2015年度“流行语大奖”,当购买“洋货”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跨境电商这一巨大的市场蓝海正被挖掘、扩大。而通过落地更多综合试验区、线下展销店/专区,跨境电商O2O模式真正付诸实践,其发展也将冲破国家之间的障碍,拓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对于消费者来说,更使得便捷体验和购买到其他国家物美价廉的商品成为可能性。一方面将更多的品质消费留在了国内,另一方面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倒逼国内制造业进行转型与升级。

  代表委员小资料:

  张近东,全国政协委员。1963年出生,安徽天长人,苏宁董事长、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1990年苏宁创立于江苏南京,发展过程中,张近东带领企业先后开创了“自营服务”、“3C+模式”、“后台战略”、“智慧苏宁”等一系列经营管理创新模式。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