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沪伦套利引铜东移 上期所铜库存高位盘桓
2016-02-27 07:53:00
 

  ⊙见习记者 金嘉捷 ○编辑 邱江

  沪铜库存触及历史最高位。2月26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仓库库存报告显示,沪铜库存达27.6万吨,相比去年7月24日的10万多吨翻番。而较去年底的17.8万吨,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则飙涨了55%。

  纵观全球市场,伦敦金属交易所库存却逐步萎缩,LME铜库存已降至一年来最低点19.9万吨,较去年高点跌去近一半。

  对此,业内分析认为,除了节前备货和需求回暖等因素叠加外,沪伦两市套利资金或是重要推手之一。

  伴随高库存的是大量精炼铜从海外流入。去年12月,我国精炼铜进口量同比大增34.4%至创纪录的42.3万吨,环比上个月增长18%,打破2011年12月历史最高点的40.7万吨。今年1月,进口规模略有回落,为32.4万吨,但同比仍增长7.8%。

  上海铜价高于LME,贸易商买入伦铜到沪市抛出,成为一笔有利可图的生意。“这一次沪伦两市的套利窗口整整打开了两个月。”栢银资源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奚家松告诉上证报记者,“在历史上套利窗口持续那么长时间,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2009年四万亿大规模刺激下导致一整年都有套利机会,价格从元旦涨到圣诞。”

  去年的有色金属市场经历了一场全球滑铁卢,铜价从年中每吨5400美元的高位一路跌至4600美元。面临价格崩盘,国内冶炼厂联合减产挺价,并呼吁国家收储,暴跌的价格由此获得支撑,铜价形成外弱内强的格局,打开了两市套利空间。

  而当时人民币遭遇贬值,对国内铜价再度形成利好。国内某大型铜企期货部主任告诉记者,一般来看,如果伦铜基准价格不变,人民币每贬值5分,国内铜价就上涨50元。

  “同期的沪铜相比伦铜有500元升水,看一下全球库存总量并没变大,主要是伦敦的库存移到国内来了。”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

  另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储局收储铜之后,国内市场出现供应短缺,冶炼厂借机惜售,市场上一度难觅国产铜,也促使了进口铜流入。

  进口和库存双涨之际,沪铜合约交割量也大幅提升。今年1月份沪铜合约交割9005手,共计4.5万吨多,接近去年同期的三倍。“以往最多的交割量也不会超过3万吨,这次接近5万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奚家松说。

  进入2月份,LME库存持续下滑,从月初的23.94万吨下滑至目前的19.92万吨,降幅达17%。而上期所库存则反超,上周已达到27.69万吨的历史高点,本周小幅回落881吨至27.6万吨。

  有分析认为,高库存会对铜价形成一定压制,对国内需求复苏的担忧也让铜价承压。26日收盘,沪铜主力1604合约下跌0.47%至35840元/吨,已连续三日在36000元线下运行。不过,从多重因素来看,铜价下探空间不大。

  对于未来价格走势,奚家松认为主要关注两点:一是汇率变化带来的价格波动;二是元宵节后需求复苏情况,如果行业开工率增长,库存自然会消耗,铜价也会企稳。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